第45章 不锈钢水壶大卖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赵大年被奖励的不锈钢水壶精致好看,烧水便捷,比平常人用的陶罐要省柴的多,更是比地主大户人家用的铸铁水壶轻便太多。 白守良歪打正着,找到了一个吸金神器。 原本预备推出的是铝制水壶,虽然和不锈钢水壶在功能上不相上下,但铝制的更好看,成本更低,可在柴火灶上却却表现不佳,不太实用。 容易被柴火熏的乌漆麻黑,这一点倒还能接受。 更重要的是铝壶要是水干了容易烧穿,在这个铁锅都算传家宝的年代,容易烧穿的水壶就算再好看也有点败家。 只适合走奢侈品路线。 而不锈钢不同,耐烧,就算被柴火熏的黑不溜秋了,用点粗糙的树叶子沾水摩擦几回,也能恢复大半的光泽。 关键是耐用耐造。 很难被柴火烧穿! 这里的人就喜欢这种耐造的玩意儿。 杨林参与选品的时候,一把就将这玩意抓了出来。 黑牛城商行的衣袜鞋帽是好用,可这个时代代替品太多了,不用也能过,算不上必必须品。 说好确实好,不用也就那么回事。 可不锈钢水壶和不锈钢炖锅不一样,这就相当于家庭必备的家具一样了。 置办一个不仅是面子的问题,还是一种财富,能带来实际利益的好东西。 而且,黑牛城商行里最大的特点也没有落下,就是便宜。 以黑牛城的劳务薪水来说,十来天的工钱就能买一个,算不上特别心疼。 其他地方,半个月的薪水置办一个可以用好几年的,光省出来的柴火都找回这个价了。 在赵大年家体验过这个不锈钢水壶威力的人,转头就全都咬牙置办了一个。 有那些家底子厚、人口多的家庭,甚至连着不锈钢锅一起置办了两三套。 好用,不贵! 一时间,黑牛城里掀起了一股不锈钢壶的热卖风潮。 大家见面的话不再是今天上工了没有,挣了多少之类,变成了你买了不锈钢水壶炖锅没有? “买了几套,你没买?” “哈哈哈,我买了,真好用,下工了去我家给你烧一壶水看看。好家伙,那个快啊,烧开了还会呜呜呜的响,可带劲了。” 靠着不锈钢水壶和锅,白守良又回收了一大笔铜钱、药草和皮毛,算是把这些人的家底又榨了一遍。 也不算压榨,算的上是互惠互利。 还别说,这个钱啊,就跟时间一样,想办法用力挤一挤,总是会有的。 这个不锈钢水壶不仅让黑牛城的人疯狂了,也正式引来了白守良一直期盼的商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不断的试探和推广,雁石镇这回来了一个大商家。 安吴王沈陈,五家掌控盐茶铁马粮 在寿州周边做生意的,提起安丰王家那都得多说上几句。 五大家族大豪商把控寿州椎场,安吴王沈陈,五家分别掌控盐茶铁马粮,其中王家就是主业铁料的家族。 寿州位于宋金国界交接处,几场大战均是金朝占优,金败宋之后,不仅要求宋朝每年交纳岁供,更是要求建立椎场扩大贸易。 建立的三大椎场,东面楚州,中路寿州,西路西兴州。 兴州太靠西北,还有西面的西夏国和吐蕃国从中搅和,也要横插一脚,形势复杂。 寿州就是中路最大的互贸市场。 宋国卖出丝绸布匹、茶叶、瓷器和粮食,换回金国的牛马、皮毛、药材和东珠之类。 铁料这种东西,终究能够制造武器铠甲,属于官府管制禁止私自交易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来讲,一个朝廷铁料的产出多少,其实也代表了国力的强弱。 宋国铁料主要出自南方,炒铁之法盛行,王家就是其中的翘楚。 虽然不准大量售卖铁料,但是铁锅、锄头、日用刀具等物品,每年也是都有规定的交易额度的。 宋国的要求是不准多,金国的要求是不准少。 金国掌控的北方地域广阔,其实也产铁矿和煤矿,受限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品,生产不来的铁料脆铁较多,不太耐用。 要是换成白守良前世的说法,那就是炼铁中处理不了碳磷硫的问题。 杂质过多,铁脆而多孔。 于是王家抓住这一点,承揽了接收粗铁料再加工的活计,从椎场收取金国的粗铁锭,再返还成品的熟铁铁器给对方。 当然,这里面的换算标准肯定是各自有利的。 两边的经办人都能里外里的赚两道钱。 金国本身也赚钱,粗铁加工的铁器不耐久,耗费的人工物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金国这么交换一趟也能赚回不少精铁,虽然也是成品铁器的模样,关键时刻融一融也是可以用的。 再者说,金国境内的铁煤要么是奴役的百姓强制挖取的,要么就是露天大矿挖掘容易,所以算的上是成本低廉,到椎场交换也是一笔划算的生意。 王家打着换铁的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金国的粗铁储备,算是间接的消耗了金国国力。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