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演习和道具 (第1/2页)

后城的临河河堤,一共三公里左右的长度,没有重型机械设备的帮助,修起来有点费力。 还好,财大气粗的黑牛城也没准备修的多么精致整齐,一切就地取材,靠着原来的河堤,取了一部分平整的基脚,就全部用沙石来填充。 有众多的链条葫芦做帮手,转运材料,一堆堆搅拌到差不多状态的混凝土直接从河堤上倾倒而下,然后用简易的悬臂起重设备填入大块石头,找平,抹缝,踩实。 整个流程下来顺畅无比,分工处理下来,一段虽然丑点却坚实厚重的护堤就完成了。 这些工序里,搬运大量石头成了重头戏。 幸好,早先铺垫的水泥路节约了不少时间,山谷里的泥土来来回回被每年的河水冲刷的七零八落,把石头大都漏了出来。有着独轮车和铁皮车斗,收集的稍大一点的石头搬到路上之后,直接就能挨个收走利用起来。 工程量虽大,有了科学分工和实用工具的帮忙,河堤肉眼可见的开始铺开,每天都能延伸一段不小的距离。 人手足够,又有点被逼的专心修河堤,除了南边时不时的有震吼声音传来,众人都快忘了那边还在打仗。 派去河对岸的船队也没有被干扰到,来来回回运了好几十人和几十船物资过去。对面的地盘选的有点鸡肋,丘陵湿地较多,周边也没有什么大山遮挡,只好将就在一处石头较多的小土丘后面开始了地基建设。 不比建黑牛城一样安逸,对岸在金国地盘,多少受点影响。最先散开的是十来个人的安保队伍,监视周边十来里路的动向,保护后方的堡垒建设。 有水泥的帮助,要建一个落脚的小堡垒只需要熬过最初的几天,就能小有所得。选的小土丘不仅是因为石头多正好用来砌堡垒,还因为对外交通上很多沟壑隔断,预备着就算被人发现了,至少有个撤退的缓冲空间。 利用脚手架快速的搭建起一个十米见方的小围栏,直接开挖基脚搭建模板,预备把脚手架当做钢筋骨架浇筑成堡垒的墙壁,全都按照够用、更快的原则建设。 三天不到,只有几十个人手的队伍,就建起了黑牛城在淮河以北的第一座堡垒。 地方虽小,五脏俱全。出于安全的考虑,两米以下,只留了个最多一米高度的门洞,用来运送物资,连个正经的门都没有预留。 有大量脚手架的帮助,堡垒的围墙越建越高,建到第二层的时候,预留了一个吊装支架和收取物资的门洞,在内面沿着墙壁建起了存储平台,更是预备了交错的长枪孔洞。 第四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十一米的高度,看起来有种方形碉堡的感觉。再往上,渐渐收窄,架空搭建了两层的网状屋顶,既能兼顾通风照明,又能防备投石或者火把攻击。 基本的防御功能具备的时候,一点风吹草动都没有。 果真是一个荒凉的无人区。 南岸眼力好的,已经能看到这个十多米高的柱状物事了,有黑牛城建筑的打底,倒没有多奇怪就是。 这个碉堡,被白守良取名为白云城,虽然现在只有一座碉堡,算不得叫城的名字,只要黑牛城还存在,这个白云城终究也会成长起来。 有了据点的白云城,开始在靠近河岸这边,继续搭建脚手架,按照建堡垒的方式,要建一个更大的家伙。 黑牛城内城,会客厅,白守良和钱老头对面,站着好几日不见的柳少宏。 有点意气风发的前清风寨寨主,此时单手举着一块巨石,砂岩一样粗糙的石面,个头能比一只中号的绵羊,光看形状大小,至少也得是一两百斤上下。 柳少宏秀才一般的体型,像文士多一些像武士,也并不是以武力着称,靠的是见多识广知人善用。 此时,他一副好奇的神情,看着手中的巨石,甚至随手掂了掂,仿佛几百斤的重量根本不存在一样。 巨大的石头和他干瘦的身形,形成强烈的对比,要比见到武林高手还要让人震撼。 “这玩意还挺能唬人的。” 他不是力拔千钧的勇士,手中举起的自然不是真的巨石,完全能以假乱真的石头就算隔近了看也没什么破绽。除非触碰,才会发现这东西的份量跟体型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说比鹅毛还轻,至多只有几斤的重量,而且,还是软的。 “这是我们演习的道具,有时候为了琢磨一些攻防手段,用点这样的道具可以方便搬运和保护人手。” 钱老头不是第一回见这个东西,自从柳少宏代表安丰军来达成合作协议之后,黑牛城里就开始预备好多似真似假的玩意。 比如这个石头,看起来厚重结实个头巨大,其实砸不死人,相反,还是软的,倒在上面还能保护人不受伤害。 还有烟雾弹,能发出不少烟雾却没有什么火星,扔出去浓烟滚滚看着声势吓人,其实就是几股浓烟而已,等上几十个呼吸被风吹散,什么伤害都没有。 泡沫箭,一种用纸浆和泡沫卷成的箭矢,有点重量,弹射出去却没什么威力,撞到身上直接就会碎掉,挠痒痒都算不上。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