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蜂窝煤上场 (第1/2页)

好书推荐: 仙堂

来自各处的灾民陆续到来,给刘恩佑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简单的检查和分辨后勤部有人能帮助处理,可后续的防疫和卫生教导,就得有第一医院派出的人跟着一起监督执行。 清洗头发身体,更换衣物,使用肥皂之类都还算可以,不准乱扔垃圾,不准喝生水和不准随处大小便一时让很多灾民摸不着头脑,不懂得都到了这种时候,黑牛城还在乎这些做什么。 这时,城管队伍起了很大作用,对于屡教不改和蛮横对抗的,一律取消优先用工资格,这才将民众里的风气改善了过来。 吃了用了黑牛城的粮食,在黑牛城地盘上讨生活,就得听从这些规矩。 每条大街小路划分出的住宅区域,不仅建设了水塔之类用水的设施,还设计了有垃圾和下水处理装置,定时雇佣人手将这些东西运往远处或焚烧或发酵填埋。 喝开水这件事一下打在了众人的软肋上,早就在黑牛城里实行全部喝水必须烧开的原则,原先几千人用点木头烧水还能凑合。现在人数直接往几万人上下直接上升,再收集足够的木头就有点难办了。 离牛栏山较远,用量又大,可以预见的是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就不能靠木头了。 正好,船帮也恢复了石炭的运输,蜂窝煤就迅速上马解决开水问题。 黄泥加石炭粉末,临时找赵小山制作了几十个蜂窝煤的人力打煤器,这种落后的玩意系统竟然不卖。 煤炉来不及打造了,就直接买了几千个前期先用,后续的就得靠陈家的铁匠铺开始仿造了。这个东西打造简单,难点就是里面的耐火内胆,用了几个样品拆开检查,加上有熟悉砖窑的工匠,用一些简单够用的材料还是能达到效果。 陈家没想到和黑牛城的铁城和蒸汽机还没有多大眉目,倒是先搞出来一个煤炉的产品出来,有了黑牛城的强制推广,一下在灾民里普及起来。 不用的取消用工,用了得两天三工钱就够抵用。 那些还没轮到的更是热情,抢着用煤炉,毕竟,领取一个不花钱,该着急的应该是黑牛城,必须赶紧的给这些等着抵工钱的人家找活干。 打煤粉做煤球也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工种,一下就消耗了百来个劳动力,再加上送煤球搬煤球的队伍,相当于又给几百个家庭带来了活路。 一举两得。 至于烧水的设备,家里人口多或者底子足的自然就近在黑牛城里买优惠的不锈钢壶,舍不得钱的也有陈家加紧运过来的铁壶,够用就是。 陈家也听从白守良的开导,经常在救助上帮点小忙,卖给灾民的物资都是平价,要的就是一个口碑。这些人若是真在黑牛城安定起来,按照工地的工钱水平,用不了多久,这些人家都将是能消费得起不少好东西的顾客,此时留一个好印象,不能被黑牛城落得太远。 有了烧水器具和煤炉煤球,一份热水带来了安定的希望,同时也消弭了不少健康隐患。 城管队雇佣的民夫队伍,沿着道路定时播撒石灰粉末进行消毒,减少蚊蝇滋生,把这一大片简陋的工地弄得比平常集镇还干净,让众多灾民更是对黑牛城有了信心。 众人忙碌折腾几日,云海负责购买的粮食终于送达,算是解决了一部分黑牛城的开支。 “这个蜂窝煤和煤炉真不错,比炭炉简单多了。” 柳少宏用着煤炉架起不锈钢水壶,烧一壶开水出来简单方便还干净,这俩东西有点绝配的味道。 这时代,还没有特别密封的室内空间,加上正值夏季天气炎热,倒是没有多少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要是冬天,那就可得注意了。 这些知识和注意事项,铁匠铺和运送煤球的伙计都不时的给用户强调介绍,耳熟能详之下,民众们都比较注意,毕竟,小命都是自己的,听过的那些烧石炭的悲伤故事也不在少数。 “这个东西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像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是消耗品啊,一烧就没了,还想用,就得继续买。呵呵,就跟吃饭一样,用习惯了就停不了了。” 白守良开始鼓吹这种关系民生的玩意。 在宋国靠石炭取暖的也是不少,但大户人家还是习惯木炭,甚至高档的金丝木炭之类。 小户人家用不起木炭,在有木材的情况下还是愿意用木柴的。石炭再便宜也得花钱买,还有,烧石炭有股刺鼻的怪味,闻的久了头疼脑热的容易犯病,也是一般百姓对石炭望而远之的原因。 只有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里,木柴供不应求,才勉为其难的用些上好的味道轻一些的石炭。 而煤炉和煤球,加了黄泥等物,天然的就降低了煤的用量,再加上讲通了一些使用的注意事项,计算大家不懂什么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之类的玩意,中毒症状还是都清楚的。 室外或者不密封使用就行了,一下让百姓们解开了对石炭的恐惧。 当然,确实好用的煤炉和煤球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包括,广胜军的军营里,也开始学着要求厨房用石炭代替木柴,禁止喝生水之类。 已经有几万人数量的黑牛城外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