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黑石镇开发商社 (第1/2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有了充沛的人手,为了将以工代赈继续下去,给来到黑牛城的灾民找点活干,没有什么比开一个大工程更能消化人力的。 计划中黑石镇立马展开了建设。 位于黑牛城和雁石镇的中线位置,既避开了黑牛城的大本营定位,又和雁石镇有着最后一点安全距离。 原本预备纳入的五大家族共同建设,因为王家的缘故,其他几家虽然没有断了商业往来,但积极性大大的降低。有意无意的在其中借口推脱,白守良本来是打算带着大家一起发财的,这样扭扭捏捏的反而不自在。 幸好有陈家和云海商行的补位,离原来的巅峰资金量自然还有差异,可最近的资金回流正在可见的成增长趋势。 以系统的兑换汇率,就算有百分之二十八的税率,养活目前将近六七万人依然足够。 人多了光靠黑牛城的工程补贴不是长久之计,把这些人都灵活的运用起来,形成工程到消费的闭环,才能够让黑牛城发展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城市。 前期投入了这么多的建设项目,散发出去海量的财富资源,自然得从消费领域将这些财富回收回来。 这么多的人口,光是日用消耗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这些百姓真正稳定下来之后,从各种工程里赚到了相比其他地方高得多的财富,自然在消费上也会比其他地方要舍得的多。 金钱这么一流动回转,白守良发出去的工钱会因为日用百货的销售回流到自己手里,百姓得到了工钱的满足和日用的丰富,黑牛城得到了几万百姓和一座城池。 怎么想,都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经过一番宣传和劝导,黑石镇开发商社正式成立,总募集资本额暂定为十万两白银。 以白守良为代表的黑牛城认购五成,云海和陈家分别认购了两成,另外的一成由四大家和一些代理商认购完毕。 其中,陈家、四大家族和代理商们都以现银入股,云海以在黑牛城的远期收益作为担保认购,算是白嫖了黑牛城一把,其他人也没有把云海的认购真的当做会有现银投入,要的就是广胜军一个身份背书而已。 募集的银子都将存入黑牛城钱庄,作为黑石镇开发商社的起步资本使用。 新成立的黑石镇开发商社由白守良作为负责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地。 花费一万两银子买下了黑石镇预选地周边上将近两千亩的荒地。这里早已是无主的地盘,银子自然流入了代管安丰州的军管衙门手里。 等于是没花一分钱就在十万两银子的生意里占了两成,然后转手又白赚了一万两银子。 里外里赚麻了,广胜军发现自从跟黑牛城正常做起生意来,比往年赚钱都容易多了。 不知道是现在行情好了,还是黑牛城太能赚钱了。 刚到手的三万两现银一下就花去三分之一,让入股的几位股东都有点莫名其妙的。荒地本身就是无人管的地方,花费真金白银的买下来,还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 无奈,白守良坚持把正规程序走一遍,该有的环节都落实到实处,并不因为有广胜军这尊大佛有天大的面子就忽略掉上税、过户这些小细节。 拿到官府认证的地契之后,折算成五万两银子的建筑材料和施工队伍,就开始有条不紊的将地盘划分区域。然后,工程部拿出黑牛城的老底牌,开始先修路,通路通水通车,数个工程队伍展开,一时间再现了黑牛城建设狂魔的本色。 新建的黑石镇没有城墙,以水泥主干道为界,靠近河道大约有六七百米的距离,两千多亩的地盘,相当于有将近两公里的长度。 建个城墙太费事了,以白守良的说法就是,南面以广胜军压阵,北面靠淮河,等把淮河大堤修建起来,这一块地除非金国来打,基本就是固若金汤了。 要是金国真的来打,这么长的城墙加上黑牛城本部,目前这点人还不够填的。 还好,黑牛城有彪悍的守城经历,在这块地盘上占了五成的投入,无论怎么决定都要比其他小股东要有份量的多。 陈家投入两万两是未来在未来的铁城里买一个合作伙伴的位置,其他人都是为了维持黑牛城的特产生意,真没觉得白守良心心念念的黑石镇有什么赚钱的潜力。 不说黑牛城本身,外面不远处有雁石镇,这个保持了十来年的牛栏山商道第一站歇脚所在,各类生意行当丰富完善,哪里是一块荒地花上几万两银子就能赶超的。 除了雁石镇,这条商路本身的目标是寿州,要是天气不错路途顺利,一天的时间就能赶到,那是淮河中部最大的榷场所在,经营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大宗商贸,场面和交易量,自然又不是雁石镇能比拟的。 十几年刻意经营下来,早就有了大城的规模,要不是太靠近国界前沿,肯定是一等一的上等城市了。 所以,白守良准备用两千多亩的荒地,建设一块号称能让百姓和商队乐不思蜀的城镇,那要竞争的不光是雁石镇和淮南这些地方了,直接就是对着寿州去的样子。 这让所有人都没什么信心。 无奈黑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