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衙内 (第1/1页)

“有点意思!” 雁石镇里不声不响,五大豪商又聚集在了一起。最尊贵的首座上,却是一位年轻人,正拿着最新出来的黑牛城日报仔细端详着。 坐在左右下手位置上的,赫然是五大豪商当初对接黑牛城业务的大掌柜们。 这些人次第端坐,人手一张报纸,翻来覆去的研究着这个黑牛城新出的玩意。 “内容上比一般的小报多了不少,全都是白话,读起来简单易懂,像价格信息和商行活动之类,还算有点用处。” 作为黑牛城的老对手,王家王继和大掌柜并没有因为几次落败而灰心丧气,说出的话也很是中肯。 商场大战,小地方的几次成败还破不了王家多年的精心布局。虽然铁料铁器这些东西,确实被黑牛城玩出了不少花样。 主营粮食的陈家大掌柜也附和着。 “花样确实多了不少,不过他们这样免费奉送,每天的花费虽然不多,也架不住细水长流,这纯属于以本伤人啊。依我看这里面应该另有玄机,黑牛城虽然新建,可经营手法上一环套一环的,心思很深呀。” 在场的其他人仿佛也深有感触。 当初黑牛城吸纳流民,开出了超高的工钱,一股脑不计成本的修路,还有福利教育福利医疗等等,着实让本地的商家们受了不少牵连。 商行的伙计、力工甚至是临时的劳工们,都跑去了黑牛城工地,能勉强留下来的,也都是花费了一番口舌和支出,才安稳住人心。 那一趟,直接就把人工费用翻了几倍。 波及范围那么广,涉及的老百姓那么多,原本大家都是等着看笑话的心思,任他起高楼,看他楼塌掉,就算有些小规模的合作,也都是冲着黑牛城手里的不少好东西而去。 要说多交好,那是扯谈。 站近一点,只是为了方便抢夺资源而已。 谁知道,黑牛城就跟吹了气的羊皮筏子一样,越搞越红火,摊子越整越大,花费海量资金也没看到有捉襟见肘的样子。 反而,新开的黑石镇眼看着就要盖过老牌的雁石镇了。 着实惊到了不少人。 便宜没捡到反而惹了一身骚,不由得让人回过头来细细琢磨黑牛城的成长之路,从个结果反推,自然看的更为清楚。 黑牛城的高工钱一个是拉拢了人心,把骗来的拉来的百姓们都笼络到了这里。高福利背后其实也有着高消费,通过住房、租地、日用消费等等,这个钱有相当一部分又回到了黑牛城手里。 培训出来识字的百姓们,让各种事务的施行又方便简单了许多,看说明就行,那比单纯的师傅带徒弟效率高了几番。 修出的水泥路,直接将物流和人员流动速度增加了数倍,种种因素相加,得利的还是黑牛城。 这些东西看起来都很简单,其实内里相互勾连,织成了一副连绵不绝的网,看似分散出去的钱财,又如同涓涓细流的反哺回去。 相当高明。 其他人想学,却没有这个魄力。 涉及这么大范围的经营手段,若是失败,那带来的麻烦和反噬也不是一般的家族能够抵挡的。 感叹之余,众人也将关注黑牛城的重要程度提高了好几个级别,也开始尝试了学一些新鲜的经商手段。 就比如新事物大宗交易中心这东西,两三天的功夫就足够几家大掌柜摸透其中的奥妙。 大宗交易,积累的就是人气,掌控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价格和仓储物流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加上钱庄和酒楼,那就是把生意的前前后后全都囊括了进去。 所谓的价格参考行情,稍微动一点心思,就能影响到不少的交易。 能掌控一种货品的价格,想赚钱还不是轻松自如。 看到了这些好处的几大家族,哪能放过这种新奇好用的经营办法。 这个不像黑牛城其他东西一样,有着别处难以得到的特产支撑,这是纯粹的经商手法。五大家族把持寿州榷场十来年,积累的财富和人脉又岂是黑牛城能够比拟的。 寿州的大宗交易中心就是完全复制了黑牛城的模式,虽然没有水泥来建那样方正宽阔的大厅,用的房子这是两层的精舍,其他方面学的有模有样。 如此新鲜好用的场所,一经使用,自然横扫寿州榷场。 原本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大宗交易场所,从来不缺南来北往的大商人,以往各自靠着口碑人脉交易,有赚有赔都只能怪自己运气,现如今有了大宗交易中心这样的公开牙行一样的东西,几乎所有商队都参与了进来,享受这种便利的交易办法。 一时间,通过交易中心成交的大宗货物此起彼伏,还没到旺季就刷新了最新的交易纪录。 几大家共同持股的交易中心,赚取的中介费用是一方面,通过小范围的操纵交易价格赚取的利润更是丰厚无比。 榷场不比其他地方,官府的管辖力度更甚,五大家常年经营这个地方,结交的大人物更是背景深厚,这回的交易中心也将这些官宦背景的大人物们拉拢在其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