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兵来将挡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至少让我们知道他有多厉害吧!” 白守良一脸玩味,仿佛根本没有把这个吓得广胜军上下连夜决定不硬敌的大人物放在眼里一样。 而白文栋也没有多惊讶。 黑牛城在牛栏山地界算是个大势力,豢养了几千的匪众,掌控了几万人的生计,要说能力覆盖,顶多就是到淮南而止。 寿州那边,恐怕都只是把黑牛城当做一个稍微大点的匪患而已。 毕竟,最近发生的广胜军围城,明眼人都明白那就是个障眼法而已,连最后明白过来的王家,都是忍气吞了这个哑巴亏。 可要说黑牛城到底有多厉害,也说不上。 几次冲突纷争,除了靠人多靠猝然的时机以外,全都是依靠着守城的地势。 这些东西,在真正的战阵之前,都是乌合之众而已。 宋国的军队有些拉跨,那也是相对金国而言,在西北对阵吐蕃、西夏可也是有过赫赫战功的。在西南,应对山族和流匪,那也是杀的血流成河,人头滚滚的。 黑牛城最大的靠山,广胜军不下场的情况下,硬抗之下只有覆灭一种结果,连广胜军都是这么认为,所以才急着多买点机器的配件。 都怕覆巢之下,这种东西再也买不到了啊。 在广胜军眼里,稍微有点家底的黑牛城再高看起见,也只是个小地方新崛起的势力,要靠着什么悬赏之类搞明白朝堂上的大事和实力分布,那也是有点太难为他们了。 这也是黑牛城众人听说了消息之后,全都有点气愤并没有多少惧怕的原因。 可谓无知者无畏。 广胜军还想着多买点机器配件,自然得多透露点事情,让黑牛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 借着解释的机会,白文栋首先借了纸笔,画了一个倒悬的树枝,给黑牛城众人介绍了一下宋国的大概的朝堂结构。 首选,最大的自然是皇帝,也就是赵官家。 整个宋国就是皇帝自己的家,帮助皇帝管理这个家的主要帮手有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 其中政事堂管理官员并处理关乎民生的大事,枢密院管束调配军队,三司掌管宋国的财货收支。 随着白文栋的讲解,白守良仿佛看到了政、军、财三座大山,组成了宋国的基石,三个最大的权力机关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 除了枢密院之外,与军队最为密切的就是三司之下的盐铁司,军队所需的钱和军器由盐铁司下辖的兵案、胄案、铁案负责,军队所需的衣服粮食等由钱帛案、粮科案负责。 讲到这里,一个形似后勤装备部的机构,展现在了大家眼前。 白文栋笑了笑,有点考验的说道:“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眼熟,铁、粮、钱?” 看着提问者有些狡黠的眼神,白守良灵机一动,脱口而出:“五大家?” 白文栋给出一个赞赏的表情,说道:“正是!” 与金国的榷场贸易是绍兴和议的产物,保住宋国过淮河之后二十年的安稳,直至隆兴元年再起纷争,无奈宋国战败,不得不再签隆兴和议,距离如今已有十六年之久。 这十六年来,靠着安丰作为军州的便利,盐铁司逐渐掌控了寿州榷场对金国的岁供缴纳,当然,也实现了某些物资的交易,最为成功的自然是盐茶铁马粮五种大宗商品。 “可是我们和王家起了冲突之后,王家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实力啊,如果他们真是代表盐铁司下面的衙门的话。” 白守良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毕竟一个如此高端的权力机构,怎么可能允许一个小地方的土匪来搅和他的生意。 “我们以为的大生意,在地方看来只是点小生意而已。从牛栏山商路过的商队,在寿州生意里顶多占个一成半就不算不错了,更多的商队是走的南路。而寿州的整个生意,也不过下游另一个榷场三成的交易量罢了。” “况且,王家自己的生意和王家帮盐铁司做的生意,其实有很大区别,你们妨碍王家一些生意,并不值得官衙的人大动干戈。除非,王家自己花大力气推动这件事,并且挖出了更大的利益所在。” 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终于将黑牛城主要将领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刘二旦默默听了不少东西,本身就有点聪明的劲头,这回在里面找到了事情的源头,不由得问道:“这个张衙内,就是代表后面的盐铁司咯?” 白文栋斟酌了一下,回答道:“可以这么说吧,这个张衙内,确实是盐铁司一位大官员的族人,但他最大的能耐,其实就是找财路。” “找财路?” “对,找财路,谁能发财就找谁!” 白守良有点不禁冷哼,这样找财路的办法无非就是强取豪夺罢了,说的如此清新秀丽,内里的血泪恐怕不知道有多少。 真正发了财的人,会甘心被张衙内这样的人找吗? 说不得就会有一番残酷争斗。 钱老头还是打算鼓动一下最大的靠山,于是说道:“连广胜军也没办法劝阻一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