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弱点 (第1/2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黑牛城势力全面收缩了,这回是来真的。 连黑石镇都不要了。 当然对外的说法是全力建设后城和外城,先放弃离黑牛城太远的地方。加上最近雁石镇很不安稳,总是变着法子折腾与黑牛城有关联的百姓和商队。 百姓经不起这样的折腾,长时间跟着工程队伍的劳作,自然随着工程队伍搬往外城的居住区。 至于另有想法的,也开始另谋出路。 连交易中心、钱庄大楼还有物流餐饮商业区都开始向着外城流动。留下的设施说是等以后再来接收,其实不多久就被雁石镇的各方势力给收纳了。 赶着人口的转移,水泥主路南面的大片种植菜园也疯狂的开启收割模式,将近两个月的栽培,有的长势喜人将近成熟,有的还是半嫩芽半成熟状态。 这全是黑牛城当初规划管理的种植区,现在自然不用留给外人。直接将作物按区域划分出来,分给了预备搬迁的百姓们。 划分给谁的,收获多少就是谁的。 一棵苗都不要给马匪留着。 这种分福利的方式,一直是黑牛城的传统,得到确切消息的百姓开始狠狠的收割。 无论是成熟的还是不成熟的,统统的带走。 大半成熟的比如白菜,才一半成熟的比如萝卜,还有些只有叶子茂盛,还没来得及成熟的其他蔬菜,一律连枝带叶的一窝蜂扯掉带走。 大家都知道,留下的都会便宜雁石镇,或者马匪,那些不成熟的枝叶带走,有的听说不能吃,那还能用来喂牲口。 总之是尽了最大能力,将这一片种菜的土地恢复成了荒地。 从黑石镇物流区撤出的马车,带着能带走的细软物资,利用水泥路的便捷,来回帮着百姓转运行李。后勤部也派出来更多的马车,来帮忙转运用作牲口口粮的蔬菜枝叶。 除了极个别的枝叶不能利用之外,绝大多数都是牲口能吃的。 因为开发特别集中的原因,能大片长草的地方在黑牛城外城几乎看不到了,粮食后勤部备了很多,可牲口的口粮相对就有点不足。 这回,正好短时间内补足了这个缺点。 后勤部的马车,直接组织人手到田间地头自行收购转运这些东西,让一些老弱百姓们又狠狠的赚了一笔。 从黑石镇开始,肉眼可见的人马物资和田地青苗逐渐消失,流向黑牛城。 “动作还挺快的,看来他们是不准备来补办手续了。缩到一块也好,到时候围起来也方便!”有专门查看动向的幕僚立马汇报了这个新的情况,让张衙内有点意外,把黑牛城的所有地盘打成非法占有,逼迫的就是黑牛城把人都散去。 他们内城的人不多,靠着那点人也许还能扛的更久,没想到白守良一伙人反其道而行,就算丢了黑石镇和那么一大片种满东西的田地,也要拉走这么多人口。 也许,黑牛城最看重的是人口。 这在张衙内眼里,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可种种情况汇集起来,全都指向这个可能性。 要说黑牛城施行的那些学校和医馆是拉拢人心也就罢了,高工钱高福利还有平价售粮全都是在稳住后来的流民灾民,再到如今,帮着转运家当,感觉是真的要把这些百姓都聚拢到所谓的外城。 黑牛城根本不怕人多粮食不够。 而且,在拉拢人上不遗余力。 张衙内有了一丝明悟,说道:“或许,黑牛城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对那些泥腿子太好了!” 确实,黑牛城对流民灾民们太好了。 高工钱让有劳作能力的人有余钱养家糊口,众多轻松活计让老弱百姓也能挣钱不至于闲着多惹是非。 建了学校近乎免费的在教人识字,新建的医院在看病治病上也有一套,价格还不贵,有高工钱支撑,除非是特别大的病,一般人都能吃得起药。 还有城管队伍,完全向着这些泥腿子,连商队都不怎么给面子。 只要是百姓占理,无论从哪里来的,什么样的身份的人,都得道歉赔钱受惩罚。 这一点,是让豪商们在黑牛城最难受的。 他们有钱,可以买到最好最贵的东西,能享受到最舒心的服务,在交易中心稳坐最大最豪华的包厢。可一旦他们在外面和一般的百姓起了冲突,若是不占理的话,那些城管也是能处罚他们的。 背景身价这些东西,在道理面前全都没有了作用。 这是很难让人接收的。 宋国的士农工商四大阶层,虽然农排在前面,可并不一定说的就是商人比农民地位会低多少。 首先官在第一位,这是无可争议的。第二位的农指的可不是随便什么农民,最低得是自有田地的自耕农。当然,随着土地逐渐集中,自耕农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就是大地主,他们掌控了大多数的粮食产出,自然比较有话语权。 至于工匠和商人,谁的地位高就看经营如何。 财富多少,终究是地位的体现。 商人做到豪商的层次,虽然比不上权贵任务,可无论在哪里,终究是要比普通泥腿子高出不少的。 除了黑牛城。 在这里,只认道理。 反过来想想,也许这也是这么多灾民聚集在这里,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