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难道是座桥 (第1/2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有心探查下去,关于黑牛城更多的讯息开始汇总到金国百夫长兀里坦武安这里,不仅是白云城的建设进度情况,还有寿州打探到的消息,甚至还有后方统军司发来的询问。 宋军对这个黑牛城都是围而不攻,明显知道他们的厉害,断绝了他们的粮草物资进出,两个月了,一点效果都没有。 黑牛城不知道存了多少的备用粮草,一点都没有突围的意思。 带着好几万人在南北岸分别建了个城,有条不紊的忙着盘整他们自己的地盘,如同一个完全独立的势力一样,根本不需要外界的交换。 因为和宋国的冲突,还放弃了不少修建完好的地盘。为了争抢他们放弃的水泥建成的镇子,广胜军、威胜军和雁石镇官府几方势力差点闹得不可开交。 兀里坦武安所率领的人马说多不多,想把白云城周边的所有地方团团围住人手根本不够。 说少也不少,几百人的金国军队在战场上能把几千的宋国军队打的狼狈而逃。 只是遇到了白云城这样装备强大却战术猥琐的对手,才有点不知道怎么下手。 只能在更多援军赶来之前,继续监视。 反正这些地方不怎么值钱,并不在乎再费点时间,多做些准备。 白守良已经准备很久了。 从最开始派出船队到北岸来,就有一个心思。 南边的山谷地形保证了易守难攻的优势,是个天然的防御堡垒。再往外发展,靠着牛栏山商道,原本是个不错的聚人聚财的好选择。 无奈宋国的军队和官僚总是有意无意的阻碍着黑牛城的部署,包括广胜军,都是交保护费买来的靠山,能够提供多久的保护伞,完全靠着黑牛城提供的财富和技术支撑。 短暂的良好合作正迎来发展机遇的时候,张衙内横插一脚,更是让白守良看穿了广胜军这个靠山的能力也有限的很。 一山还有一山高。 黑牛城总要拿出更多的好东西来发展,所谓的靠山会遇到越来越强大的敌手。白守良不是不愿意分享,可这些人要的太多了,根本超出了自己的底线。 靠山,终究不如自己可靠。 埋下的白云城城堡这条路,确实起到效果了。 面对宋国,可能还有点血脉同族的同情心,跨到北岸,对金国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占多少地盘,就是收复多少故土,用这种心思来说服自己和手下一众首领,真是太管用了。 于是,另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同时拉开了。 不久,北岸的金国游骑和南岸的广胜军、威胜军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淮河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几艘船只,一直停在了河道的中间,远远看去,不时有些人影在上面来回奔走,南北两面都有零星的小船跑过去交接着什么东西。 “他们在搞什么?不会又在搞浮桥吧!” 从庐州被派到安丰牛栏山地界的威胜军一营统领郭运杰,这天正陪着白文栋来岸边亲自查看异常情况。 黑牛城自从放弃外围的黑石镇和南岸不少建筑之后,一直龟缩在城里动静不大,除了过河的浮桥让人印象深刻以外,其他时候,这些人全都在山谷里忙活些外人看不明白的事情,倒不怎么惹事。 郭运杰接受到的军令就是和广胜军一起,监视黑牛城,隔断外来交通,顺带着防止广胜军别做太多小动作。 黑牛城一下灭掉百人的金国军队,其实挺让郭运杰吃惊的。 最近几年和金国拉拉扯扯的消息比较多,但并没有大的冲突出现,一下整队的打掉一个百人队,单说战果还是比较惊人的。 如果这其中没有自己人的话就更好了。 同时被灭的张衙内的事迹多少有些耳闻,对黑牛城胆大包天的作为倒是感到一些忌惮,一个不计后果又有些武力的土匪势力,要比单纯的流民匪帮难对付的多。 更何况,周围百姓口中的黑牛城,还有很多厉害的生意带动了不少人发财之类。 如果不是张衙内,恐怕连雁石镇的生意都要被黑石镇抢光了。 从庐州远来,虽然是相邻的州府,熟悉程度却不高。不锈钢铁器和特产之类在庐州出现的不少,全都在府城权贵人家之间流传,普通人家和军队向来是很少接触到这些东西的。 一营人马七八百号人初来雁石镇的时候,发现百姓对黑牛城的看法有些古怪,说不上敌视,反而有种失落的感觉。 再看到白文栋的队伍全都是铠甲齐全,兵器崭新,一时间更是吃惊不已。 要知道,广胜军最开始是从西北面调派过来换防到安丰的,才不过两年多时间,按照盐铁司的拖拉小气程度,不可能给这些边军配备这么多好的装备。 不仅是质量上等,数量还多。 白文栋的人手也有三四百人,留在安丰军城的其他人,估算之下也得有数万人,再是嫡系部将,也不可能把家底都砸在这一队人马身上。 那只能说,这些人的装备至少只是平均水准高一点,数万人的队伍,有一半全是这种标准的铠甲武器,就已经是精锐至极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