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回归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所谓重要的事情就是,好久不见的谢家兄弟,出现在了北岸的白云镇。 他们竟然是随着金国第一批从开封南下的商队一起,来到这里的。 几个月前,谢家兄弟作为白守良亲自开发的牛尾寨第一批代理商,他们在雁石镇做了不少新商品的推广。 后来,这兄弟俩拿着精装瓶子的雪盐和白糖,预定了一大批货计划着去寿州榷场找找门路,没想到这一去就没了音信。 原本靠着谢家兄弟一点销售收入改善了生活的牛尾寨,差点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打乱了发展的计划。 还好,后面接上了雁石镇和五大家,终于是缓了过来。 白守良对谢家兄弟还是有点别样情绪的,人总会对第一次记得深刻一些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后来从接触的寿州商人那里,也没有得到多少关于他俩的消息。 时间长了,黑牛城也发展起来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不断的涌上来,关于打听谢家兄弟的心思也就淡了。 这个时代,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也许出个县市州府就好像是出国一样的环境,走丢几个人,简直是再小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看到他们回归,也确实是一份不小的惊喜。 看起来,谢永安面容清瘦了许多,整个脸颊紧贴着颧骨,从潇洒书生一下变成了俊秀干练的商人了。 和谢永安形影不离的自然是他好武的弟弟谢必安,曾经枪棒不离身的装扮也有了不小的变化,整个青色紧致衣服,紧裹着强壮的躯体,倒是没在见到以前那种有些跳脱的性子,沉稳的叉腿站在他哥的身后,脚下蹬着一双厚重皮质的宽纹路厚底鞋。 一看就是黑牛城新出的高档劳保新款。 “看样子,你们不像受了什么大灾大难。怎么,为了发财一狠心跑到金国腹地去了?” 白守良一挥手,自然有一旁负责伺候的侍女,轻车熟路的端上来待客的时鲜瓜果,小巧点心之类。 今时不同往日,不是白守良要摆什么架子。而是家业大了之后,有些格局自然而然的就适应了。 想以前,怎么可能还没有专门招待的侍女。 这也是最近钱老爷子做主之下,才备下的人手。 黑牛城小是小了点,可招待八方客商上,还是要有点排场,不奢靡,但也得自有法度,才能让人不至于看轻。 几十位侍女及杂务人工,都是多番募选出来的清白人家,全是自愿雇佣而来,工钱上也匹配得上城主府的气派。 谢永安略微前倾了一下身子,并没有对这些难得一见的瓜果点心浪费心力,颇有些客气的表示了感谢。 没办法不客气。 现如今的黑牛城已经是横跨淮河南北,所辖好几万人口,拥有着两大块地盘的大势力了。 不是曾经那个穿着劳保服,带着黄色安全帽,拿着简陋大柴刀的土匪队伍了。 这一切变化,还不到一年时间。 上次从南岸的黑牛城进货时,热火朝天的工地建设景象就很是冲击了谢永安的观念。 还能这样的建城和发展! 他自然想搭上这个飞速发展的势力,相识于微末的经历,他相信多少能借到一部分力量。 这才是他下决心去寿州闯一闯的原因。 无奈,计划虽好,赶不上变化之快。 寿州确实是满地财富,可那些财富都被几大家把控,要想从中找到一点缝隙,就得挖空心思的去找,去拼搏。 被当做奢饰品的玻璃瓶雪盐和白糖,终于是透过层层关卡,递到了金国贵人的面前。 金国人确实喜欢,他们喜欢南边宋国一切精致文雅好看的东西,自然被玻璃瓶子的通透小巧给惊呆了。 连盛装的器物都是这么神奇,那里面装的肯定不会是等闲之物了。 金国人认可了雪盐和白糖的珍贵和价值,可出乎谢永安意料之外的是,他们有点过于高估这个东西的金贵了。 因为,他们要把这个东西带到中都去,连带着,也要把呈献它们的谢家兄弟也带去中都。 这一下,就把谢家兄弟吓了个够呛。 他们只想卖点东西发点大财而已,跟金国的大商人做点生意还可以,跑到金国腹地再想回来,没点能耐还真不行。 金宋两国交战日久,就算和平了这些年,也没有多少来往。 这也是榷场能被几大家把持的原因。 除了官家扶持,剩下的就是没多少人真的愿意跑这条线路。 或者说,有勇气跑这条线路的,大多没有什么好结果。 可谢家兄弟是站在别人的地盘上,费尽周折联络上的金国商人也不是纯粹的商队,身后有着军队甚至贵族的身影。抓到这样的商机,自然是偷摸着控制了兄弟俩,将他们从榷场带到了淮河北岸。 在这里,过了淮河,就是妥妥的金国地界,只能乖乖的听话行事。 不然,偷跑回去,也可能被安上一个探子的头衔,不死也会被扒层皮下来。 那些还算相熟的长辈熟人,可不会花费那么大力气救两个被边缘化的家族庶支子弟。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