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白菜萝卜也大卖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这个冬天,数万亩的土豆是来不及赶上黑牛城百姓的餐桌了,那得二月三月才能有所收获。 幸好,除了黑牛城带来的一些常见绿叶菜之外,种下的数千亩的白菜和萝卜,却是到了收获的时节。 白菜的祖宗菘菜早就在南北大地上推广开来,北方一点的百姓更是靠着菘菜度过难熬的冬季,那是这个时段难得的蔬菜。 白云镇整理出来的数千亩新田种下的白菜,自然不是菘菜能比的,经过数代人演化挑选的菜种,无论是成活率还是成材率,都远远超过自然的进化。 耐寒,叶大饱满,成活率高。 负责菜田的百姓,从花骨朵一般的嫩苗,眼看着它们成长为超过人头的大小,挤在田垄里,一片生机盎然。 来自白云镇居民的农家肥,还有特意收集的草木灰等等,没用多少功夫,这些菜苗都疯了似的长个。 断断续续的,为了腾挪出生长的空间,一些长势稍微落后的,还有特别拥挤的,都被侍弄蔬菜的工人采摘了出来,变成了白云镇甚至南岸黑牛城里的鲜菜供应。 白菜,早就是黑牛城百姓熟悉的蔬菜了,虽然更大一些。 而萝卜,则是这个冬天更鲜活的惊喜了。 靠着北面,普通百姓没有多少肉食,有着白守良刻意的引导和策略倾斜,无论是石林还是武安,都给黑牛城输送了不少的牛羊肉食。 金国也没多少拿得出手的东西能够用来长期交换黑牛城的好东西,肉食一下逐渐成了占比不少的大宗货物了。 宋国不善养殖,也没有多少放牧的地方,却对羊肉牛肉之类趋之若鹜,至于算做下等肉食的豚肉,也就是猪肉,也有不少的需求。 白守良有意的放大了这个需求。 本地的猪肉腥燥,早就指点他们试试阉割的养殖方法,更是对养猪、养鸡鸭鹅的提供了不少补贴。 甚至,提高了收购鸡蛋、鸭蛋等农产的价格。 直接的金钱刺激,把那些有点养殖本事的都吸引到了这个行当,连带着把一些没办法操弄体力活计的百姓,全都带进了养殖的风潮里。 有点小院子的人,不怎么太缺吃穿的人家,养上三五只鸡,搞不好就能补贴点家用,顶得上一个弱劳力的薪资。 淮水南北,本就是水域良多,养点鸭鹅就有了天然的优势。 以往不是不能养,而是人的吃用都没多大保障,有想法也难得实现。 有黑牛城的种种许诺,鸡鸭本就是长得快,加上北边金国的肉食补充,整个黑牛城的两座城镇里,时不时的就能飘起肉香味。 这回,加上萝卜,整个香味就更浓了。 白守良前世听过的俗语里,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处方的说法。 冬天整点萝卜炖骨头肉汤,不仅好吃,还能大补,算是花费不多的好东西了。 同样来自系统的种子,收成高,个大香甜,生吃都有点水果的味道。 白守良也不知道本地有没有类似萝卜的东西,他连蒙带猜的试着让人开发了泡萝卜、萝卜干、萝卜丝等等新花样,连萝卜菜叶也没闲下,全都拿来做成了菜品。 实在没办法收拾的碎叶,也成了猪鸭鸡鹅的饲料,一点都不浪费。 民以食为天,能吃饱穿暖就是百姓最基本的要求,给黑牛城里来自八方的百姓们把吃得穿的安顿好,让白守良把好评度又刷的提高了不少。 蔬菜,也成了黑牛城的一个输出品种。 北边金国有类似蔬菜的,却没有黑牛城量大口味好,特别是这些蔬菜都适合炖煮,简直就跟给当地人量身定制一样。 这个时代,缺油少盐,炒菜还不是主流,适合炖煮的更为流行。 田亩产量奇大的白菜和萝卜,一车车一船船的运往南北各地,把有点因为天气变化,热度降低不少的商路又带动的火热了起来。 钱老头端着新到手的铜烟锅,烟火头一明一灭,眯着眼瞧着来往的商队。 老头抽不惯带滤嘴的新式香烟,还是喜欢老式口味重的烟叶。 白守良也对烟这种东西无感,自然也不想被动吸什么二手烟,成为受害者。 所以,跟酒水饮料的热销和推广不一样,这种东西他是绝对不会推荐的,甚至,还会有意的限制。 只不过,钱老头不在他的限制范围内。 钱老头也不理会白守良关于吸烟有害健康的良言,用他的话说,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早就值了。 后续招募了不少人的后勤部,钱老头也就掌控大方向、人事和财务。这回,蔬菜的出售,也是钱老头帮着平衡着,掌控自用、储备和外售的数量。 “这些菜,确实能卖个好价钱,不过,他们买回去不会自己种吧!” 多少有点种地经验的钱老头,没被巨额的交易量冲昏头脑,仍旧仔细的打量其中的疏漏。 “我拿的种子,您老就放心吧!” 白守良对自己的种地经验没信息,但对前世种子公司的技术有信心。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