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水匪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一连五天,到工地的百姓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报名施工的壮劳力,还有些老弱妇孺,也听着风声赶来凑热闹。 工地上需要挖土挑土的汉子,也要送水、做饭、搬运工具的人手。 工钱抵不上出力的劳工,却比在家待着强多了,还能混个汤汤水水带点油荤的半干饭菜。 值了! 一些半大的孩子帮着捡石头、搬筐子,混一顿饭菜以外,还有一二十文钱,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更厉害的,就是带点手艺的人了。 会编筐的,采了竹子编制成扫帚、箩筐。 会木工的,修修砍砍做了实用的扁担。 会点针线手工的,也能帮着缝缝补补,赚点零花。 黑牛城在工地上投出的资金,转化成一道又一道的工钱,顺着百姓的手流淌开来。 带来的效果,远远超过发出去的资金总额。 “这就是白城主说过的就业带动消费,鸡地屁搞活社会吧” 金老头不懂啥叫鸡地屁,但看得出来,这一代的百姓都被带动起来。 顺便,对黑牛城的态度好转不少。 一大面告示牌上,画着未来规划的蓝图。 哪里是码头,哪里是仓库,哪里是转运中心,哪里是工坊,哪里是贸易中心,哪里是钱铺杂货一条街。 全都标识的清清楚楚。 两辅一主,三个码头,沿着湖区靠着水路连接,远比陆路方便的多。 未来,最小的那个码头,都能停靠至少一百多艘船。 想想都让人激动不已。 这么大的地方平整建设,再怎么搞,大半年的时间总要有的。 也就是说,能干大半年的劳工,收大半年的工钱。 这个数目算起来,可是比平常两三年的收入都要多,都好好。 建完了场子,得要人帮工吧,需要人跑腿吧,隔壁三家的总能找到点活儿接着干。 有些明白路数的,早就开始跟黑牛城的管事套近乎,就为了未来混个稳当的岗位继续挣钱。 能实实在在挣钱,比什么口号都管用。 于是,什么东山蛟、翻三江的水贼底细,都被偷摸的暴露了出来。 混水面的,再怎么隐秘,也没办法将生活在这一片的渔民们全都瞒住。 以前,只是不想添麻烦而已,现在,可是能换功劳的时候。 “让这几家沾亲带故的家伙给水鹞子,东山蛟,翻三江、侯家寨传话,要走我们礼送,要继续待这儿得按新规矩来。” 百姓里总有人和水贼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找到了脉络,弄个对话的机会还是足够的。 金老头把这些人召集起来,讲了讲黑牛城的打算。 这片湖区,得安静下来。 船要安全。 人也要安全。 愿意落叶归根的,只要没什么残忍恶行,欢迎做个富家翁。 实在喜欢刺激的,请另寻宝地。 话不多,给出的信息却是硬气的很。 以后洪泽湖,按新规矩来。 东山岛,是洪泽湖西南面一座小岛,处在荒芜杂乱的沼泽里,只有一两条十分隐秘的水道才能进出。 此时,岛上最大的木屋里,聚集了二三十号人,正为了黑牛城的事情争吵。 “太欺负人了,他们靠十几条船就想霸着洪泽湖不走?我看是小泥鳅望天,想屁吃!” “就是,给点面子还真当自己是过江龙,到了这地界,是条龙也得给咱们爷们儿趴着,趴好了!” 说话的都是洪泽湖水面上的头面人物,有东山蛟二当家,侯家寨大寨主等一众水贼的头领。 金老头的船队一看就不好惹,武器装备精良,人还不少,在湖面上来回巡视,喊的口号声响几里外都能听得清楚。 搞得最近大家都没什么生意,更不敢随便出去,生怕被当了出头的椽子。 “黑牛城还真不是好惹的,上面安丰那边,他们聚了数万人,虽然没有造反,可占的地盘不小,听说和金国人也沾着关系!” 作为东山岛地主的姚姓寨主外号东山蛟,一头浓密绕颈胡须,年近四十出头,长相看着凶猛逼人,为人却小心谨慎,一看金老头的架势不对,早就托人去打听了对方的来路。 “和金国人不清不楚,怎么又和巡检司那些官差混到了一起?难道这些衙役们吃着皇粮还想着投奔北边?" 有交游不广的贼头,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便发问道。 “嘿嘿,这黑牛城,可真是把土匪这行当做到了极致呀,人家两边都打了不少硬仗,又两边都能交好,着实厉害!” “厉害什么?还不是因为有钱!他们手里听说拿捏着不少工坊,搞出不少好玩意,就靠这些东西维持着生意。” 水路船只众多,只要有心,总能听到点这样那样的消息。 黑牛城的事情,大商家们偶尔也当做趣谈,平日里东扯西拉,零零散散,水贼头领们也有所耳闻。 只是相隔太远,若不是有一条淮河串着,可能根本都没啥交集。 小寨子小团伙没啥话语权,来参加全都是因为头三家大首领的邀请,也来探探风向,看看大家都是什么意见。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