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带着帮周勃和刘邦挣面子想法的樊哙一声高呼:“弓来!”

随即,两名刘邦兵士跑到樊哙身前,恭敬地送上了弯弓和箭簇。

樊哙掂量了两下弓,又把它扔回了士兵的怀中。樊哙道:“不趁手!换三石硬弓(作者按:古时一石等于旧制的一百斤,合当今四十七公斤。因为旧制的斤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为避免混乱,本书中的“石”就当一百斤来用。在做计量单位时,“石”音“担”)!”

不久,樊哙接过了士兵新换的硬弓来。他单臂高擎硬弓,示威似地原地绕了一圈。场上欢声雷动。

在周勃示意之后,场上的欢呼声迅速消弭。

樊哙从士兵奉上的箭壶中抽出三支箭。他左手抱弓,右手搭箭扣弦,双手微微用力,就打开了那硬弓。

此刻的樊哙将弓横举,双目微闭,弯弓被拉伸似满月。他屏息凝神,用弦上的三支箭指向了百步外箭靶上的红心。

“唰!”三箭合为一响,在电光火石之间,三箭映着正午的阳光如飞火流星扑向了目标。

“啪啪啪”,箭矢着靶。众人看去,这三箭都射在了箭靶的正中。

一个小兵跑上前去,取来了箭靶。他高声向众人报道:“三箭正中红心!”

在周勃身旁的刘邦捋了捋长髯,双眼眯缝着,嘴角泛起了很深的笑意。

而周勃在此刻忽然一声断喝:“樊营尉威武!”

听到首脑的鼓动,在场的众兵士也跟着高声鼓噪起来:“樊营尉威武!樊营尉威武!”

志得意满的樊哙向众人招了招手,脸上的神情很是快意,看似漫不经心的瞥了项羽一眼。

项羽脸上古井无波,他走上前来,轻拍了樊哙的肩膀,淡淡道:“好箭法。看我的。”

被刘邦士兵的鼓噪声刺得耳膜生疼的项羽侍卫依旧神态自若。为首的副侍卫长不屑地撇了撇嘴,心道:别得意的太早,等下就让你们这些土包子看看项将军的手段!

樊哙面露笑意,在将硬弓交到项羽手中之后,转身向刘邦抱拳躬身示意。

刘邦拍了拍巴掌,笑着对樊哙暗伸大拇指——一切尽在不言中。

项羽有样学样地掂了掂这硬弓,自言自语道:“这弓适合樊营尉,却不适合我。”

说毕,手腕微微一发力。“砰”地一声,三石硬弓弓弦竟被项羽轻描淡写地扯断了。

场上的鼓噪之声戛然而止,众人愣愣地看着项羽,无不神色大变。

而此刻的项羽将手中的断弓抛在地上,叹息道:“咳!这弓做工也太差,怎么一扯就断?莫非沛公军中无良弓?”

从错愕中迅速回过神的樊哙立即就明白了项羽这言行中的挑衅意味。

他抱拳向项羽道:“项将军请稍等,良弓马上取来。”

樊哙招来身旁的士兵道:“速速去仓库为项将军取良弓来。记着,要给将军取趁手的!”

那士兵是个心思敏捷的人。他看着樊哙别有深意的表情,又听闻这最后一句特意加重的语气,迅速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他抱拳应道:“小的明白。”

不久,十来名兵士取来了共计9支弓。项羽是个识货之人,这面前的9只弓都是上等良弓,4支三石弓,3支六石弓,2支不常见的九石弓。

项羽微微一笑,从这可谓精心挑选的弓中读出了对方反击的意味。

不待场上众人反应过来,项羽已经在“啪啪啪”三响中连断三支六石弓弓弦!

在大家的错愕中,他又命八名手下分开两队,两人举起一弓,将这四支三石弓分开举起,摆在自己的两侧——项羽要左右开弓,直接破掉共计12石的硬弓弓弦!

只见项羽一把扯掉身上的披风,扎了个马步,吸了一口气之后,将四条弓弦扯在了自己两手之中。

项羽双臂同时用力,啪地一声,四弓弓弦同时断裂!

在场的人的表情已经从惊异变成的惊惧。

项羽却不肯收手。他定了定神,一举将那两支九石弓一并抱在怀中。

只见他面不改色,猛然暴喝一声,手臂挥处,硬生生将共计18石的两支弓拉开!

伴着项羽一声低吼,刘邦军中仅见的两把9石弓作古!

“项将军威武!项将军威武!”项羽侍从的欢呼声在空旷的演武场上显得十分的嘹亮。

从惊惧中回过神来的刘邦暗暗擦了一把冷汗,他扫视了一眼身旁的周勃和樊哙。

刘邦看见他们脸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