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1/4页)

阿满见这将如此奚落自己,心中大怒:“我等已陷死境,诸军若想逃生,并力拼命,随我一起杀了出去!”

五千清军发出呼喊声,拼命想要突围。

可这时,龙阁令旗挥动,后面李德看得清楚,转瞬间炮声大作。那江南军战船多带火炮,最是犀利。清军之船却未装火器,只凭着血肉之躯,哪里能够冲得出去?

只见那水面上炮声隆隆,火光冲天。清军之船纷纷中炮起火,一个个清兵满身是活,发出悲哀地惨叫,也不管自己会不会水,就向水中跳去……

阿满眼看一悲如此,红着眼睛嘶声狂吼,催促着战船拼命向李德之船冲去,只想着一旦接近,就可以肉搏,自己焉能怕了这些南人?

谁想到一炮轰来,正中阿满之船,那阿满大叫一声,顿时倒在船头……

这样地战斗只能用“屠杀”来形容,清军毫无抵抗的办法,在陆地上往来纵横的他们,等到了这水里,又面对对方火炮的巨大优势,除了任人宰割以外,又还能有何法……

短短的一个多时辰,清军的船大半都被击沉,除十几条船仗着船身小巧,在乱中突围以外,五千清兵没有死在济南城下,却在这水中丢了自己性命……

那水面上到处都漂浮着扎着辫子的士兵尸体,有些还未气绝的,在水中挣扎着大声呼叫,可过了一小会,一个人就慢慢地沉了下去,而在他们周围的船头,都是江南军士兵仇恨的眼神……

也是这股清军倒霉,在济南城下千辛万苦保全了性命,却因为阿满的主意葬身于此。只这一战,清军的损失,几乎已经接近了济南之战的伤亡……

“阿满呢?”龙阁静静地问道

“死了。”李德跳上他的船,说道:“找了半天,才找到他的尸体,这次渡水逃跑的五千清军,几乎全军覆灭。”

龙阁这时才笑了起来:“我水军久未参战,次番一举成功,必使我等扬眉吐气。传令各军,残船不必收拾,各部掉转船头,咱们回家去了!”

第三卷 大地风云 二百十八 乱局

本图书由aitxt(优乐美。“小果”)为您整理制作 ai txt。c om:2008…8…11 18:01:42 本章字数:4226

南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天下,江南军百胜之师,让动。百姓们欢欣鼓舞,官员心里却是庆幸和苦涩交杂。庆幸的是清军的攻势终于被遏制住了,山东怎么眼他们并不关心,他们最关心的是京师总算得到了暂时的太平!

而让他们苦涩的,却是朱由斌这么好好的一位良将,生生将自己独立于朝廷之外。虽然圣上已经给了他“武英王”的封号,但大臣们心里都知道,朱由斌这位江南之王,却从此后再也不会和朝廷一条心了……而那位崇祯皇帝,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崇祯十二年三月,朝廷下旨,加朱由斌为骁骑大将军,并在朱由斌的“武英王”前加了“忠勇”二字,是为“忠勇武英王”,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封号,对朱斌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而吴三桂出兵截杀多尔衮的消息也迅速传到了朝廷,这让朝廷上下大大松了一口气,咱这大明,可不是只有你武英王一个人能打仗,咱还有关宁军在,还有吴三桂在呢,这吴三桂一样也是大明的良将,这关宁军一样也是百胜之师!

是月,崇祯亲赐“儒门出将,父子元戎”八字,又竭尽全力筹集了一批军饷,送往宁远,以示朝廷对吴三桂特别的恩宠……

而有赏必定有罚,为了追究此次清军大举内侵,致使卢象升死节,济南遭到强势攻击,却除江南军外无一兵一卒救援的罪责,崇祯命他的宠臣杨嗣昌负责评议“文武诸臣失事罪”。追穷清兵入口以来各地守官地责任。

杨嗣昌十分卖力。详细列出五等罪:守边失机、残破城邑、失陷藩封、失亡主帅、纵敌出塞,然后按罪抓人,大兴刑狱。共杀包括巡抚、总兵、总监在内地官员三十六名,而他这位最重要的廷中指挥者,则没有任何责任。一时间朝野大哗。

清军的威胁暂时过去了,可大明王朝地衰弱,却已成为了无法避免的事情……

杨嗣昌不闲着,于这一年出了个主意。从各镇边兵中抽练精兵,经过精密计算,数目可达七十余万。崇祯很满意这个数字,觉得手中如果真有七十多万虎狼之兵,平贼平虏就应该有足够的把握。

但是,说话容易,行事极难。练兵七十万,军饷哪里出。崇祯十年时加派“剿饷”税。本来是一年的暂征,现在根本未停,又多出一笔庞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