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1/4页)

可法去山西。去看看那些官员地脑袋究竟有没有钢刀快!”

朱斌冷冷地笑了一下:“这个恶人我来当,这些官员非杀不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那个方国归给咱们提了个醒啊。现在朝廷把主要的目光放在了监视金虏,恢复国内生产上,吏治问题却被放到了后面。我有很大的责任,总以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官员们总该能消停几年了。可现在,嘿嘿,他们居然就给了我颜色看。真当朝廷的法度是一张废纸吗?我看那个方国归不但无罪,反而有功,有大功于朝廷。他这是在用自己的脑袋告诉我们,看看大明地江山,看看咱们官员们吧!”

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慢慢地站起了身:

“根治腐败是个长期而困难的工作。但再难也要做下去。十年,二十年。等《大明律》出来,一切都按照律法办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终有一天。虽然这样丑恶的行径无法杜绝。但我相信一定会大大减少地。

自即日起设立民间举报制,一切官员贪污行为。皆可通过举报制举报。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士绅百姓,所举报内容一经查实,皆赏。同时,为防举报人遭到报复,举报不必以实名,报错不究其责,报对,只需以举报凭证,可至专门机构领赏。

各州、府、县皆设肃贪司、局、所,独立于当地官衙之外,,受朝廷直接管辖,接受各种举报,其最高官员,每年轮换一次,由朝廷考核其政绩,或奖或罚。肃贪部门官员,一经发现与当地官员勾结,即以倍罪论处。京师设肃贪部,独立于六部之外,只对内阁负责。肃贪部一应成员,皆由新科入举者中挑选,这些人才入官场,还没有被这一大池水染黑,我相信他们的年轻干劲,相信他们对肃贪的热忱。同时,肃贪部官员同一个位置上不得担任超过三年。至于这肃贪部最关官员的职务……”

他把目光从面前的大臣们脸上一一扫过,然后在史可法面前停留了下来:“史大学士,你忠诚耿直之名天下尽知,你兼着科学院掌事,现在我想免去你的这个职务,另找他人代之,由你出任肃贪部掌事情,不知大学士意下如何?”

“王爷这是对我地信任。”史可法慨然说道:“史可法必然竭诚报效朝廷,誓死和那些贪官污吏周旋到底,百死不悔。何况科学院的那些东西,史可法也实在有些弄不清,窃据其位未免让人汗颜……”

朱斌微微笑了下,随即正色厉声说道:“黄溪,骆养性,我命你二人,即日起增派人手,查访各地官员政绩,每日报告于朝廷。我要让我大明的官员们知道,好官,朝廷自然会有重赏;可那些贪官,我不但让他们把吞下去的银子吐出来,还要让他们倾家荡产!”

黄溪和骆养性应了,互相看了一眼,这次那些贪官当真有难了。武英王素来说到做到,那些个官员落到武英王手里,只怕偷鸡不成蚀把米,辛辛苦苦搜刮来的银子,顿时化为一枕黄粱,就连本就属于自己的家产性命怕是也都难以保全了!

安顿好了这些,朱斌忽然对徐军说道:“精选一批侍卫,随我一起到山西去,朝中政务,暂时交给岳大学士,史大学士,黎风等人共同掌管。”

岳谨元却显得有些犹豫:“王爷,山西虽然出了这样的事,但还不必劳烦王爷亲往。我看,只需精选一员干吏前往,按照朝廷的意思处置即可。”

朱斌摇了摇头:“山西地事可大可小。大明刚刚安定下来,流寇剿除未久,影响依然在山西、陕西等地存在,这次方国归的例子就是最好地证明,必须要把这个苗头压下去。派其他人去不显诚意,只有我这个权臣去了,才可以证明那些官员的作为不是朝廷的本意。”

他自称“权臣”二字,让席间引起了一阵窃笑。

的确,这位忠勇武英王那可当真是朝廷的第一权臣,不过,自古以来可没有哪个权臣会这么叫自己地,这位王爷一半是玩笑,还有一半只怕是无奈地自嘲吧……

散了后,史可法有些出神,他越来越弄不明白朱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他为了推行新政,稳固自己地权利,不惜把一些反对新政,毫不相干的人推到了“张溥案”中,使朝廷的权利,彻底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和古往今来所有的奸臣并没有任何区别。

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明明都是在为大明做着实事。为了这个朝廷,他放弃了很多原本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弃了很多旁人根本难以舍弃的利益。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哪里是什么奸臣,根本就是大明开国以来的第一忠臣。

史可法苦笑了一下,他发现自己的真的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