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部分 (第1/4页)

�押玫模�懿豢煞值墓叵怠!�

“法王的特使吗?更加确切地说。他不过是法国那个婊子派来的使者而已。”在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后。莫里斯轻蔑地说道,语气里带着无限地不屑。

在来到英国之前。朱斌补习了一些英国以及法国地知识。

在法国的前一任国王路易十三因为骑马落水,引发肺炎死后,他四岁地儿子继承了法王的位置,也就是著名的路易十四。当然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代他执政的权利就落到了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身上。但其实,红衣主教马萨林是法国的真正的统治者。

关于这个法王路易十四,据说身世还非常之的辉煌。

法王路易十三在结婚后二十余年一直没有子女,法国人都在为他死后没有继承人深感忧虑。没人想到年迈的路易十三在垂暮之际还能得到了儿子。这个意外被认为是一个奇迹,不仅皇室成员满怀喜悦,全法国人都为之高兴。

他们形容小王子犹如层层乌云中升起的太阳,为法国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人们赞美他是“上帝送的礼物”,全国各地的庆祝活动层出不穷。

当时,欧洲的皇室家族都流行将小孩交给仆人抚养。然而,安娜王后对得之不易的王子倍加珍爱,强烈的母爱让她决定打破惯例亲自养育王子。安娜王后与小王子几乎寸步不离,她满心愉悦地与王子玩耍,陪王子嬉戏,在天气晴好时带王子乘坐马车外出游玩。

因此,在路易十四继位后,由安娜王后和马萨林共同执政并没有引起法国人的不满。

听到莫里斯称呼这样一个女人是“婊子”,朱斌不置可否地笑了下。英国和法国之间,有着永远也无法调和的矛盾,著名的“百年战争”,正是在这样一种敌对心态下,为了各自国王的利益和领土,而发生的一场漫长的,充满了血腥的战争!

“我想你应该曾经听说过英国和法国之间的一些事情。”莫里斯爵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谦卑一些:“在那个孩子继位的时候,战争已经接近了尾声,这是一场可怕的战争,几乎让我们周围的每个国家都卷了进去,而法国,也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朱斌当然知道他所说的是席卷了几乎整个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但他并没有表态,而是安静地听莫里斯说了下去:

“陛下,在英国发生了动乱的时候,法国也同样正在经历着一场可怕的暴乱。甚至连法国的国王和王后以及他们的首相,都不得不跑离了巴黎,躲到了圣日尔曼……”

路易即位之初,几乎席卷了欧洲主要国家的三十年战争正在接近尾声,法国做为一个欧洲国家当然也参与到了其中。

法国军队捷报频传,战争的胜利不仅扩展了法国疆域,还让法国在欧洲获取了领导地位。然而,国外的辉煌没有缓解国内的危机。连年战争导致赋税苛繁沉重,粮食歉收带来严重的饥荒问题,无论是农民、城市劳动者还是资产阶级都怨声载道,对政府的抱怨不绝于耳。

巴黎议会受到英国伦敦暴动胜利消息的鼓舞,想趁国内的混乱之机限制君主权力,巴黎议会法官向路易十四宣称:“陛下,我们需要自由,不再当您的奴隶了。”

议会的主张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巴黎很快发生了一连串的暴动,民众在街头巷战中以投石为武器,因而又被称为“议会投石党之乱”。马萨林想通过逮捕投石党领袖来平息骚乱,不料事态更为严重。一直到了后来,整个暴动已经无法控制。

“那些法国佬曾经嘲笑过我们,甚至不能控制住伦敦的局势,但现在他们又怎么样呢?”

莫里斯轻蔑地说道:“现在他们的状况甚至比当日国王陛下出走伦敦时还要凄惨。由于出逃仓促,路易十四经济拮据,生活必需品匮乏,侍从人员也被辞退,甚至不得不向高利贷者抵押王冠上的珠宝玉石。您可以想像得到,他们过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那么你的意思是,那个法国的特使之所以来到英国是因为……”朱斌皱着眉头问道。

“是的,和您想的完全一样,陛下。”莫里斯的神情看起来兴高采烈:“当我们即将收复伦敦,那个法国的特使也来到了这里。他想要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是,陛下,我们很高兴看到法国发生同样的事情,当然,我们更希望看到和我们不一样的结局。”

朱斌淡淡地笑了一下,如果自己不出现在这个时代,那么路易十四的结局可以远比查理一世要好上许多了。

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孔代亲王从对敌战争中凯旋归来,并率领军队粉碎了暴动,马萨林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