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 (第1/4页)

萨非军却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显然郑天瑞和他地明军,并不想放过他们,这个时候是歼灭萨非王朝军队最好的时机,只要在这吃掉了阿拔都二世指挥的军队,萨非王朝将再也没有办法,阻挡明军的进入,一直到这个国家最终灭亡为止。

阿拔都二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把他的残兵带回到自己的国家。在这一刻没有人比他更加后悔。草率地做出了这样地决定。如果萨非王朝因此而被灭亡的话,毫无疑问他将是此事件最大地罪魁祸首。但面前步步进逼的明军。他真的能够把萨非军带回去吗?

事实证明了阿拔都二世最害怕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明军毫不留情地予以了萨非军以沉重的打击,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士兵阵亡、俘虏、逃跑,损失在一天一天的增加着,而军中的厌战情绪和不满情绪也在与日俱增。

其后一个噩耗传到了阿拔都二世的耳中,留守在都城的,阿拔都二世所最为信赖的大臣,本克留将军发动了政变,在宣布废黜阿拔都二世的同时,由他自己登基为新的沙阿,这也就意味着,阿拔都二世和他的军队,甚至都没有地方能够容身了……

就在阿拔都二世焦虑不堪,为了如何能够重新夺回政权而神伤的时候,一场更加可怕的事情正在绝望的萨非军中逐渐形成。

军队中的将领和士兵们,已经不再信任阿拔都二世,他们认为这个沙阿带给自己的,只可能是流血和死亡,只要他存在的一天,明军就不会放弃追击,在萨本阿将军的策划下,针对阿拔都二世的兵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于萨非军中突然爆发!

甚至连阿拔都二世的卫兵都参与到了兵变之中,当那些暴怒的兵变士兵冲进阿拔都二世的帐篷之中的时候,阿拔都二世很快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并没有哀求,也没有怒骂那些背叛自己的士兵和将军,他只是微微笑了下,请求他们给予自己一个光荣的死法。

但早就对他丧失信心的士兵们,居然连这样的一个机会也没有给他,他们用刀枪凶狠地刺进了阿拔都二世的身体之中……

曾经,阿拔都二世的前任者,阿拔都一世一手将萨非王朝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他们打败过不可一世的奥斯曼帝国,阿拔都一世也因此被称为“阿拔都大帝”,但当他离开人世之后,曾经强大的萨非王朝,却迅速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地方,仅仅靠军事武装起来的国家,并不能够保持永远的强大。在阿拔都一世时代,这样的隐患就已经存在了。阿拔都一世完全忽略了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而这样悲剧性的苦果,却只能由他的继任者,阿拔都二世来承担了……

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便如同查古曼将军一样,萨本阿将军也明智的选择了投降。

全部的萨非军再一次和奥斯曼军走到了一起,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是在战俘营里相逢的而已……

通往萨非王朝和奥斯曼帝国的大门已经打开了,郑天瑞选择了相对弱小的萨非王朝当做了自己的下一个牺牲品,在前线萨非军惨败,以及明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本克留将军在经过痛苦的抉择之后,终于,选择了打开国都的城门迎接明军的进入。

当年奥斯曼帝国不断扩张,占领了整个安那托利亚,通过迫害什叶派奥斯曼帝国试图稳定被占领地区。其后奥斯曼帝国禁止什叶派。明孝宗弘治十四年对奥斯曼不满的阿塞拜疆和东安那托利亚民兵,与萨非教团联合占领了大不里士,推翻了当地白羊王朝突厥逊尼派君主。

随着大不里士的攻克萨非王朝开始了。明孝宗弘治十四年五月伊斯迈尔一世立大不里士为首都,自称为阿塞拜疆沙阿,他继续向伊朗西北扩展他的领域。次年他自称伊朗沙阿。此后他击退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消灭了白羊王朝的余党,并且继续扩张。

由于大不里士多次被奥斯曼军队占领,伊斯迈尔一世将首都迁往内地的加兹温。后来阿拔斯一世将首都再次内迁至伊斯法罕,在古代波斯城市边上建造了一座新城。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开始恢复过去波斯的特色。最后,萨非王朝建立了一个古老波斯帝国的继承民族王朝。

阿拔斯一世漫长的统治时期萨非王朝达到了其顶点,它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及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分。

可惜的是在阿拔都一世死后,他留给后来者的财富,仅仅是一支想对于其它国家而言,还算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但是国家的整个经济和政治,却正在急速下滑,甚至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