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 (第1/4页)

柳一生淡淡说道:“采蓝,龙川国君说的不差,西凉国已经在数月前被灭了。”

宁采蓝虽然没有说话,可以眼中抑制不住惊异,他一声不吭地退回原位。李铁嘴看到时机差不多了,变换了一种语气,对柳一生说道:“柳兄,素闻你膝下子女成荫,男儿如龙,女儿似凤,尤其那九公主,被金沙百姓誉为金沙明月,不知可有此事?”

柳一生眉头一扬,玩味地笑道:“倒是有这么一说。”

李铁嘴接着说道:“我想为那九公主攀一门亲事,不知可说否?”

柳一生细长的眉毛皱在了一起,不悦道:“这件事太不巧了,我已经将九公主嫁给了银沙的太子,公孙行就在下面。好女不可二嫁,李兄,这回恐怕要拨你的面子了。”

公孙行第一次听到这件事,故而抬起头,目光炯炯地落在了陈云生身上,聪明绝顶的他凭直觉感到自己的情敌就是这个曾经折辱过自己的年轻人。

李铁嘴笑道:“柳兄莫急,若九公主已经出嫁,我拍拍屁股就走,绝不废话,若她尚未出嫁,还是请阁下考虑一下我的建议。有倒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素闻在这青洲一隅,金沙一国独大,那银沙只不过是小国寡民,就如同那暮秋的黄叶,早发的春芽,早晚都会毁于冰霜。将女儿下嫁这等国家,不知柳兄为何会有这个想法。”

柳一生面如止水,向公孙行方向瞟了一眼,不着痕迹地说道:“李兄怎可如此刻薄的评论银沙,想那名动天下的太虚宫就坐落在银沙的望海崖上。正好银沙太子也在,不妨让他来说上两句。”

当公孙行第一眼看到陈云生之时便有三分火气,当他推测出陈云生是自己的情敌之时,火气上升到了六分,刚才李铁嘴出言不逊,又增了一分火气,他面色微红,沉声说道:“想我银沙绵延三千里,立国数千年,出过无数英雄豪杰,父王仁德开明,励精图治,国富民强,兵锋日盛,可没你口中那般不济。倒是龙川这等初初立国的小邦尚未经历什么风浪,没准哪天便如那西凉国一般被人取而代之。”

他这番话本来是用来敲打李铁嘴,可是说的过了头,反倒令朝堂之上的不少金沙将军感到有些不悦,譬如刚刚说到的兵锋日盛,这威胁最大的便是金沙国,毕竟这方土地上只有两个国家。

李铁嘴看到这位年轻的太子被气的有些口无遮拦,心中大喜,他乐滋滋地说道:“哟,我怎么听说百十年前金沙四大将军之一的监国将军带着百余金丹战修和数千筑基战修直捣银沙皇城,困城二十多天,若不是太虚宫三大宫主尽数到场,恐怕这位公子就不能出世了。”

这一言出口,几乎所有战将都投来善意的目光,这件事在金沙近百年的战史之中被奉为典范,也是金沙人引以为豪的最大谈资。直到百年后的今天,无论是银沙的百姓还是商旅只要来到金沙国土,总觉得自己比当地人低上一等。

公孙行面色更红,冷冷说道:“这件事虽然不是假的,可是毕竟过去一百年了。银沙的实力早就今非昔比,阁下若不信,可以试上一试。在这里空口白牙,打嘴官司算不得本事。”

李铁嘴冷冷笑道:“阁下年纪轻轻,吹牛的本事可不小,听你的意思还想和老夫动动手不成?”

公孙行“嘿嘿”了两声,道:“正有此意。”

李铁嘴双手相交于袖管,仿佛一个抱手放羊的羊倌,他看着公孙行如同看着自己待宰的羔羊,“今天我门外放了八名金丹后期甲士,外加上两个元婴中期的修士,再算上我身后这个修为和手段极不相称的变态之人,出门就能把你的屎打出来,你信是不信?”

这番近乎于露骨的威胁言辞粗鄙的早就超出了金沙殿堂上文官们的承受底线,一个个文士摇着头,有的叹气,有的轻笑,有的看热闹,有的担忧,真是会聚人生百态。

这时队列中走出一个方脸的文官,指着李铁嘴说道:“阁下远到是客,请自重。金沙是热爱和平的国度,百年前发生的战事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以史为鉴,我们继往开来,承袭着这片土地上所有期待安居乐业的百姓所愿,金沙和银沙两国世代会交好下去。”

一番话之下,李铁嘴哈哈大笑,对面的武夫们则各个掩面遮羞,他笑罢,晃着山羊胡说道:“一路之上听闻柳兄治国倚重文士,而且倚重那些普通人,我便心存好奇,想要看看这些在庙堂之上的普通人有什么样惊人的见解,没想到见识还真的惊人,当真是蠢如猪豕。”

柳一生面色平静如水,波澜不惊道:“李兄见笑了,本邦尚礼重义却不代表兵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