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 (第2/4页)

赵惊雪本该羞恼,但此时似乎是忘记了,只是蹙着眉头疑惑的问道,“你说的那个故事,我听不太懂,但也懂了一些!我只是想让你告诉我那个他是谁?你?”

宋易很想点头说是自己,但仔细的想了想之后,他却有些郑重的回答道,“那个故事中的他,是我也是你琴方哥哥,或许还会是你,只要坚强不息,每个人都是‘他’”

小公主蹙着眉,似乎依旧似懂非懂的表情,但终于是没有继续问下去,而是十分认真的对宋易行了个礼道,“谢谢你。”

宋易微微诧异,被赵惊雪的这个行为给惊呆了。

只是赵惊雪却丝毫没有觉得自己这个行为有何不妥,她说道,“现在我只剩下琴方哥哥这亲人了,只要对他好的人,自然也是对我好我明白这个道理的。”

宋易望着她稚嫩单纯的脸庞,不由得有些佩服她对七皇子的关怀。这种关怀似乎远远的要超过宋易想象中的宫廷亲情。

第四百三十三章 家安才是太平!(再中)

宋易最后给小无双取名为宋安安,既希望她将来安安乐乐,也希望这个家会一直安安乐乐下去。

中秋节也终于到了。

最热闹的还是才子们的诗会,清楼里的猜灯谜选花魁等活动。

街头有龙灯,城中的福记粮行在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动,不营业的这天,粮行的伙计为店里那里生活不太宽裕的老主顾送去一些‘惊喜’

这活动的发起者,自然是宋易,而这样的活动自这个中秋节开始,势必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宋易看来,福记不单是要赚钱,更要赚到人心与口碑。这些事情,在别的商人那边或许要动许多脑筋,但在宋易这里,只需要舍得让一些利,自然轻松就能办到。

如今福记的分店已经开到了第一百五十家,遍及江南州郡县城,还在继续从江南往外辐射开去,或许在不久后的将来,整个大赵国的土地上,都会出现福记粮行的招牌。

宋府做了一个巨大的火锅,围着满满的一桌子人当中,有终于气色与心情好转的七皇子,贪吃不厌的赵惊雪

吃完火锅,猜猜字谜,又或者玩玩纸牌游戏比外面喧嚣热闹或许不如,但此间的乐趣却远胜过街头的人流拥挤。

赵惊雪吵闹着让宋易作词,宋易新手便念出一首绝妙的词来,这反而让大家失去了吟诗作词的兴致只怪宋易太过妖刀。

等青烟哄着孩子睡着后,宋易在送别七皇子等人的时候顺便让七皇子去搜集一些制造火药的必须材料,没有告诉七皇子具体的用途,只是让他存放谨慎些,终有一天会用上。

七皇子自然不疑,反倒是向宋易请教起了造船术来。

宋易微微讶异的询问缘由,才知道七皇子果然在这一段时间将目光放的远了一些!原来他是想在江南以南尝试着有自己的一些造船产业

开始想要做些事情,宋易固然为此感到欣慰,但诧异的是七皇子扭捏了一下却还是说出来这是赵敏的主意。惹得宋易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人果然是心境不同的时候做出的选择便会不同,但至少在宋易看来,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好。

两人走到烟霞街,看到一群才子正围在城中最闻名的一栋清楼外猜着某位花魁设下的字谜,小公主赵惊雪见热闹便想怂恿宋易去破解,惹来七皇子的责怪。

赵惊雪微微吐了吐舌头,目光期待的看向宋易。

但宋易哪里会去凑这热闹?且不说他早已不需要依靠诗词才华去扬名立万,单单是他此时的身份若去猜谜必定惹出偌大的风波来,这无论怎样看都不是好事!或者反过来说,就算宋易猜出了那字谜,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宋易自家府上就有了两位最美貌与才华出众的花魁娘子,如何还会再去沾染这些女子?到时候可真的是有些得不偿失

虽然摇头拒绝了赵惊雪,但见她一脸失望的表情,宋易却还是偷偷的看了一眼那谜头,然后将谜底悄悄的告诉赵惊雪。

赵惊雪不由得霍然明悟,但却终究没有去揭穿那字谜,而是跟在宋易与七皇子身后缓缓的离去。

只是心中对于宋易的能耐却是越来越佩服了,看着前面两道背影更像是一对师徒一般。

七皇子问,宋易答。

这场景,自然也是赵惊雪从未见过的画面。以往在宫廷中,她的琴方哥哥是琴棋书画都精通的人,甚至在书法之上的造诣被宫廷里的夫子惊为天才!哪里见过七皇子这般屈尊降贵的去求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