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2/4页)

“继续警戒,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三日之内,清军必然溃散。”

张野忽然想到了一个要点,再想想现在的日期,11月11日,还差一天便是11月13日,也就是德**舰占领胶州湾的日子,试想到时候德国人来了,这些乌合之众还敢留在这里吗?

敢吗?

第七十六章:慈禧用计

颐和园内,李莲英此刻也顾不上什么形象,迈开了步子,脸色焦急的朝着万寿宫跑去。

路两边的小太监见了之后也只能急忙的躲在一旁,然后低下头弯着腰行礼。

若是放做平时,李莲英或许还会教导他们一番,可是今天,李莲英完全没有这个心思。

“太后!太后!大事不好了!”

刚一进入万寿宫,慈禧太后如同往常一样,跪坐在蒲团上诵经念佛。

若是以往,李莲英可不敢在这个时候打扰,哪怕是皇上来了,也得站在一边候着,但眼下发生的这件事情却容不得李莲英有半点的耽搁,他必须马上的把事情给汇报上去。

“冒冒失失,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哀家正在念经的时候不要打扰,万一惹怒了佛祖可怎么办?”

慈禧双眉紧皱,面色颇为不喜,仍旧闭着眼睛,低声斥责道。

“太后,奴才知罪!可真的是出大事了,奴才不敢有片刻的耽搁,否则也不会来打扰您和佛祖。”

李莲英在心中暗暗的嘟囔着,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只知道念经拜佛?能不能干点正事啊?不过嘴上却不敢这么说,依旧只能老老实实的说着。

“是不是冯子材打不过张野?”

大事?能有什么大事?若是真有的话,也就只剩下山东的那点事了,三十万大军打不过一万人,这倒也算是大事,慈禧下意识的便想到了这里。

“太后,冯子材刚刚送来折子,于前几日身染重病,无法下床,请求告老还乡。”

李莲英小心翼翼的说着,生怕自己说得太快,让慈禧生气。

“眼下这大清正是用人之际,他却病了,前些日子荣禄回来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这怎么就突然病了呢?”

慈禧语气有些不善的回复道。

这满人是靠不住了,但却必须要依靠满人,眼下只能暂时用汉人,可这冯子材竟然也靠不住了。

前些日子还生龙活虎的,这才几天的时间?到底是什么病能让他突然间下不了床?慈禧下意识的便以为冯子材自认为打不过张野,所以便称病辞官,好回乡落个清净。

按理说发生这事倒也无可厚非,论年龄,这冯子材要比慈禧还大个十来岁,也是该回乡养老了,可你早不奏晚不奏,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上奏告老还乡,这慈禧能高兴的了吗?

“回太后,应该是真的,据底下的人汇报呐,前些日子冯子材单独去会见了张野,想要对其进行劝降,但对方却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两人只不过交流了短短两三句话,冯子材便像是丢了魂似的,回到大营之后便一病不起,现在差不多整个山东的郎中都去看了给疯子才个遍,说是什么心病,治不好!”

李莲英熟练的回复着,作为大内太监总管,除了管理着宫里的事情以外,李莲英手中还握有一支情报机构,主要负责为慈禧打探情报,以便于慈禧可以及时作出决定。

也正是有了李莲英手中的这支情报机构,所以慈禧才能在历次决定中力压皇帝,早先一步作出决定,让皇帝即恨又没办法。

而这支情报机构送上来的情报也非常准,至少到目前为止,失误率在百分之十以下,十件事里只有一件不准确,这足以说明这支情报机构的能力。

“心病?不碍事,让他再撑一撑,眼下朝廷中无人可用,这冯子材若是告老还乡,山东那三十万大军怎么办?难不成还要哀家亲自去统领不成?”

慈禧摇了摇头,根本就没打算放走冯子材,当时把荣禄召回来让冯子材顶上去,就是为了一举歼灭张野的,这冯子材若是走了,接下来交给谁?再让荣禄去统领?

明明只有一万敌军,被打溃散了之后却谎称有十万敌军,这种人又怎能让慈禧安心?她怕若是不及时灭掉张野,他会像当年太平天国那样愈演愈烈,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另外在拟一道折子,在钦州赏冯子材一座宅院,黄金一千两,白银五万两,下人五百,良田两千亩,打完了这仗他便可自行卸职回乡养老。”

心病也是病,慈禧要用人,自然要让人心服口服,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所以一方面要求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