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阶段,只能达到稳定的状态,更别谈税收了。再者国家现在并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在税收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可即便如此,去年三个月的税收期,也给中华帝国带来了一千万两白银的税收。这个放在两年前的话,并不算多,甚至算是更少了。因为在那时候,满清全年的税收是八千万两白银,平均每个月就折合六百六十万两。

但是在经过了去年的整顿,今天可是一个完整的税收年,到现在也才七月份,按照现在的财年方式,国库已经新增税收三千万了,而且还要考虑到南方各省是刚刚收复,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始税收。若是等到财年末三个月才开始税收,估计今年的税收将会达到八千万左右,与满清鼎盛时期持平。

而到了明年,这个数字还会更一步的增加,因为大量工业设备的投产,修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大笔的财富被散到了百姓手中。而百姓有了钱肯定就要消费,百姓消费了,商家就要纳税。花的越多,商家赚得越多,所需要缴纳的税就越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央管企业,例如钢铁厂等资源企业,这些全部都是央管企业。如果连他们的利润也加上来的话,也还是这么多,只会增加一点点。因为这些企业现在根本就不算是盈利。他们甚至还需要依靠政府拨款来度日,因为他们的产品都是需要免费供应的,向这些国家项目,他们都无法赚取利润,要想获取利润,只能等到国家项目建设的差不多了,可以向民售的时候才行。

“继续发行国债,预期四千万,此次发行可选择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以及五年期。利率分别为3。5;3。7,4。0;4。5。政策依旧。”张野想了想现在的情况,决定继续发行国债。

一千万的国债只不过是用来试水的,现在既然有市场,那自然就要继续做下去。但是为了考虑国家债务的承受能力,所以,张野不得不将国债分为几个等级,以不同的利率来吸引不同的人群。

在一个,张野也是有意将一年期的国债控制在两千万左右,要是所有国债全都是一年期的,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国家肯定没钱还给百姓。这会造成国家的信用下跌,后果很恶略。

所以,发行一些长期国债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增加了政府的还款期限,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准备,同时也能让百姓获取更多的利润。要知道现在的百姓可没有投资的意识,他们也不会炒股,有钱了也就是放在家里慢慢花。

现在有了国债,他们只要有工作,就可以把多余的钱拿出来购买国债,这样以后的工资也够花,还能在攒点钱出来。几年以后投进去的这点钱,他们也能多拿点出来。就好比五年期的国债,如果按摘4。5的利率的话,一百块钱一年的利息就是4。5元,五年就是22。5元。以现在的物价水平,22。5元足够一个十人之家生活三个月,而且还是好吃好喝的活着。

而且现在国家是大力发展阶段,以张野的野心,未来的国债肯定会越来越多。虽然这样是要多花点钱来支付利息,但投进去的钱,却能产生更多的利润。而且还能改变国家的状态,这对于张野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国家有足够的造血能力,现在政府是负资产又有什么好怕的?

“好,我这就去通知央行,明天一早将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徐世昌点头道。

“嗯,另外你这边多盯着点,等各省的计划传上来之后,你这边要做严格的审批,特别是经费这一块。一次性发放的话,现在国家也吃不消,你这边做好分批发放的准备,以季度为发放标准。另外公布一条命令,从现在开始,地方税务不用全部上缴国库,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百分之六十上缴国库,其余一切资金全部留在地方自用发展,但必须要将完整的清单呈交中央,中央也要定期派人下去核查,一旦发现有问题,立即纠正,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张野说道。

现在的税收制度因为是刚建立起来,而且张野之前为了大力发展台儿庄工业区,所以规定各地税收必须百分百上缴国库,而地方政府则提前一年将自己的预算呈交上来,由中央政府进行审批,通过之后,将允许地方政府留下审批文件中的预算,其余上缴国库。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台儿庄工业区那是张野自己出钱买的设备用来换这些地主的地。而现在的那些设备都是地主们自己买的,而全国又在大发展,地方上没有钱也是不行的。所以,张野只要抓住个人所得税,营业税以及企业所得税这三个方面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卖地等等费用,就让地方政府自己留着吧。

主要也是害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