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部分 (第1/4页)

囊灰獾母а���

徐老爷子闭眼的时候梁华雄哎了一声,与义弟跪在一起三跪九叩,毕竟老爷子于他有救命之恩又是他的义父,于情于理现在他都该以孝子自居好好的送老人家最后一程。

徐义弟悔恨交加亦感恩于义兄的义薄云天,发誓只要兄有命弟则可死,这份恩情一辈子也还不清,当下又给梁华雄磕了十个响头,面对着义兄的义博云天他实在是无以为报。

有时血脉相连却手足相残,徐梁二家虽是异姓但却是可以以死相交之情,只要梁华雄开口的话即使是十恶不嗜的罪行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干。

在老爷子面前兄弟二人互饮血酒誓言永不相负,等老人家安心的走后梁华雄也执子礼守灵带孝为老爷子送行,这一举更是让徐姓义弟感激泪下,对于人丁凋零的徐家来说这份恩情已经是无以为报了。

两家的交情在这时候达到了一个颠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成为了延续百年的一大美谈。

梁华雄的德行和人品更是让人交口称赞,尤其是过子送终的壮举更是让人钦佩,一时间就连混迹江湖的三教九流提起梁华雄谁不是树一个大拇指,有情有义才是大丈夫,这等胸襟实在是让人自叹不如。

后来因为副参一职的忙碌梁华雄举家搬迁到苏州,日子过得清贫不过也时不时的接济这位除了身手高强外一无是处的义弟,兄弟俩的情谊可以说已经到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地步。

梁华雄并不是为了宽慰老人,他真的把幼子托付给了这位义弟,尽管这位义弟除了身手高强外连个活命的手艺都没有,但他相信义弟会将自己的儿子视为己出,幼子延续着徐家的香火也是在连接着两家百年来的交情。

这位义弟姓徐,叫徐博!

自丧父之后徐博就没再修炼那份邪功了,老实的找了一份苦力差使,即使过得苦些不过好歹有余钱可以抚养这个孩子。他信誓旦旦的说过即使穷死也不会干做奸犯科之事,毕竟要给孩子以身做则,他宁可多吃些苦也要教好这个孩子,让他像他的生父一样顶天立地。不知道是对于大哥的感恩还是对于老父的愧疚,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爱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甚至怕孩子受委屈连妻妾都不敢纳一房。曾经意气风发的徐博甘愿的做了鳏夫,一个粗手粗脚的大男人既当爹又当妈的,给孩子喂东西洗尿布,做法洗衣干家务的,劳心劳力就是不想让孩子受半分委屈,可想而知他和孩子的感情有多深。

第762章 杀子之恨(二)

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了,对于徐博而言最开心的就是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茁壮成长。;

更让徐博欣慰的是孩子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懂事的他并没有排斥,对他来说自己有两个爹爹疼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而且他也很理解生母的情深义重。徐博是松了一口大气,每当孩子叫一声爹时他心里都乐开了花,恨不能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给他。

可惜的是他想把孩子带在身边照顾,武功高强的他没其他的生计之路所以日子过得清贫。大哥怕他一念之差走上歪路不准他涉及任何用武的生计,省吃俭用三不五时的接济,好歹他的日子过得去也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的。

徐博也是浪子回头没再干什么偏门事,没人记得他练邪功的事了,在别人的眼里他只是个好说话的老实人。

他将这孩子视为己出,孩子身强体壮的自幼好武,不过他知道自己的邪功断不能传给他,这事也让他十分苦恼。最终徐博求爷告奶奶的找了一个资质在他看来简直是废物一样的武师调教孩子,少年时的徐朗可以说是受尽了宠爱,这个养父几乎把自己能给的父爱全都给了他。

每次逢年过节的时候徐博都会带他去梁家相聚,徐梁二家实际上已经是亲如一家,徐朗享受着两份父爱,特殊的情况没让他的成长扭曲反而带给了他更多的快乐。

徐朗的童年是幸福的,伴随着汗水和笑声渐渐的成长为了翩翩少年,在武师的调教下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少年好手,那身板子硬朗得和只小虎犊似的,年纪轻轻但那胳膊比一般人的大腿都粗。

徐博也成了一个沧桑的中年人,尽管这些年过的清苦不过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他很是欣慰,尤其是孩子很是孝顺,尽管也淘气不过很尊重他,每每回家一声中气十足的爹都够他开心上半天了。

长大了就该成家立业了,徐博可不想这孩子和自己一样一生碌碌无为,所以在觉得徐朗也该立业的时候找上了梁华雄。

在梁华雄的周旋下徐朗进了当地的马政谋了一份闲差,多了几分银子养家徐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