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 (第1/4页)

人终究是自私的,在座的人都有头有脸,万惯家财在身难免惜命,他们不可能和那群义子一样随时可以玉石具焚。犹豫,不安,忐忑,当这些情绪的被杨二爷洞察到的时候,一个完整而又详细的计谋在脑子里彻底完成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柳安和顿时是眼前一亮,不过随即又有些为难起来:“只是现在凶手是严修文一事是杨先生空口白牙所说,我们手上并无严修文就是幕后真凶的证据,这样的万民书递交上去的话朝廷和梁总兵能理会么?”

“咳!”杨二爷咳了一下,闭上嘴喝起了茶。

柳安和的话确实也是很都人心里觉得不妥的地方,不过偏偏杨二爷这时倒不开口了,反而是闭上眼睛故作神秘一时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柳安和这些年也学聪明了,立刻转头扫了一眼山坡上密密麻麻的人,大声说道:“现在除了灵堂内的人和我叔父的义子外,请所有人山下等候。”

这话一出百姓们当然不干了,毕竟报仇心切是一回事是人就会有好奇心,到了关键的时候掉链子谁受得了啊,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最是痛快。

一旁的老者明白了柳安和的用意,顿时胡子一吹眼一瞪喝骂道:“都下去吧,这事事关重大要是走漏了风声怎么办,你们敢保证这里的人个个都能管住自己的嘴么?”

老者明显德高望重,再加上此事涉及到柳大人的命案,这群有头有脸的家伙把脸一板百姓们再不情愿也只能乖乖的退了下去。那一千多义子个个瞪起了眼守着不让他们靠近,说到孝顺的话亲儿子没准都没这么孝顺,这帮义子估计在他门耳边稍微一鼓吹叫他们直接劫狱杀了严修文他们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山上清场了,留下的只有在灵堂内的众人和那十多个柳志先自己认下的义子,其他半冒牌的全在半山腰等着。毕竟有柳志先的亲侄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们对于杨二爷这个外来之客也不会有什么防备之心。

在他们殷切的眼光中杨二爷这才放下了茶杯,面露阴森的说:“你们就只管上书就行了,罪证的话自然有我来负责搜罗,这事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的,我就不信严修良那废物那么厉害,这样的血案难不成还能做到滴水不漏的地步。”

说出这话的时候杨二爷脸不红心不跳满面的狰狞仿佛真的有什么涛天大恨一样,所谓自欺欺人,先骗了自己才能骗别人,杨二爷的城府极深,话刚在脑子里酝酿的时候就把自己先给骗了个底朝天。

“二爷,该怎么安排麻烦您示下吧!”柳安和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其他人也纷纷的点头称是,似乎潜移默化之下他们已经唯杨二爷马首是瞻了。

“在这就得先对不住柳大人的一身正骨清风了。”杨二爷冷笑着:“按正常的程序姓严的迟早要移交朝廷,这么仓促的时间内要搜罗个铁证如山也不容易,适当的时候我会安排人做点假证,虽然是无可奈何之举不过当务之急是绝不能让朝廷把姓严的押走,免得到了京城以后他有能耐开脱罪责。”

杨二爷的话一下就戳中了所有人的心坎,身为仇官仇富的平头百姓,他们最怕的就是出这种意外。

“非常时候,非常手段,只是让杨二爷冒这么大的风险我们却什么忙都帮不上,实在是惭愧啊。”众人唏嘘着,原来是要用这种手段啊,难怪杨二爷不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来。

这几乎就是栽赃陷害,若是露馅的话罪过也是不小,不过不得不承认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柳志先生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不假,不过在场的人可没那么迂腐,心知要斗倒一个巡抚可不是容易的事。杨二爷用这种手段虽然很是卑鄙但也是无奈之举,他们倒不排斥反因此心生感动,在他们眼里这是杨二爷不择手段也要为故友报仇的情份。

“这事我会和梁总兵知会一声,想来他会卖我这个面子的。”杨二爷叹息着,故做为难的说:“只是毕竟对方是江苏巡抚,此事虽然我会查个水落石出,不过不弄点场面出来的话官府那边也不会下力道,梁总兵也不会有理由暂时扣押严修文,所以这万民书是必须呈递的。”

“这个您放心,我们分头联络,两三天就能准备好。”老者点了点头,这些门道他倒也知道,不施加点压力的话恐怕上头不会重视柳大人的案子。

可怜的一帮人被杨二爷耍得团团转,不过杨二爷的城府何等的深沉,寥寥数语却是一下就戳中了要害,到了这地步所有人都是面色凝重深信不移,因为杨二爷的这场戏做得太真实了。

“恩,梁兄身前一千义子也派得上用场。”杨二爷打量了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