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 (第2/4页)

就在这时,黄勇中再一次开口了。作为武将,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放弃。看着张中明,一脸不甘的反问道:“大人,难道我们就这么守在这里困死,饿死……不,末将绝不放弃,末将就是死在战场上,也不这么憋屈的被饿死在这里……”

一时间,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张中明身上,希望能从张中明身上,看到那么一丝的希望。

作为一个从无到有的总督,张中明没有让大家失望。

迎着大家看向自己的目光回答:“有一个办法,想办法从虎豹军手中夺回青川县城,撤出甘宁两省……”

“虎豹军能断我们一次粮,就可以断我们第二次,甚至于封锁四川通往甘肃的所有通道,彻底断了我们和朝廷的联系……”

“如果局面真发展成这样,你们认为,我甘宁新军在甘宁两省,还能活下去吗……”

黄勇中摇摇自己脑袋回答:“年年干旱,甘宁两省好几年时间都近乎于绝收。有限的粮食,连自己人都养不活,和你不用说数万大军呢……只要甘宁新军失去朝廷支援,不出两个月,就会自动瓦解……”

“所以,在虎豹军卡住我甘宁新军命脉的情况下,我们只有撤出甘宁两省这一条路可供选择……”

看到部下脸上纷纷流露出一副认可表情,张中明继续说道:“本官之所以将突围点选择在青川县城,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虎豹军刚刚占领青川县城,就算虎豹军再怎么德民心,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站稳根基,获取民心………如此一来,面对我们的进攻,虎豹军就只能依靠自己实力,挡住我们可能发动的进攻……”

“其次,根据青川县城逃出来的将士报告,进攻青川县城的虎豹军只有两千多人……除去进攻中的损失,他们可以用来防守县城的兵力,能有一千五百人,就很不错了……”

“所以,在兵力上,我们占有绝对性的优势……”

“最后,进攻青川县城,从青川县城撤出甘宁两省,我甘宁新军不用孤军作战,可以得到朝廷新军支援,前后夹击,进攻并且占领青川县城……”

“综合这么几点,本官决定,从青川县城方向进行突围,撤出甘宁两省……”

“不过,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朝廷进行配合……如果没有朝廷同意,本官统帅的甘宁新军,连放弃甘宁两省,进入四川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本官希望亲差大人能把这里的情况如实上报朝廷……本官相信,朝廷绝不会眼睁睁看着甘宁新军数万精锐,就这么被虎豹军困死在甘宁两省……”

张中明没有说错,远在南京的朝廷,特别是崇祯皇帝。好不容易拥有一支敢同虎豹军进行对战,并且取得胜利的军队。说什么,都不会眼睁睁看着它灭亡。

因为,崇祯还指望它能在其他战场上,打败虎豹军,给自己收复江山……(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三章 担忧

青川县城能挡住甘肃通往四川的官道,却挡不住随处都可以进入四川的小路。

所以,亲差传给朝廷的密奏,非常轻松就进入四川。

而后,快马加鞭,迅速被送往南京城。

甘宁总督张中明,虽然对朝廷抱有很大希望。但是,并没有将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朝廷身上。

密奏被送往朝廷的过程中,经过不断扩充,总兵力已经达到四万人的甘宁新军。直接在张中明命令下,利用周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木,大肆打造盾牌……

时间刚刚过了三天时间,张中明就带着所有粮饷储备,麾下四万甘宁新军,浩浩荡荡离开军营,向青川县城进攻前进。

四万大军,浩浩荡荡,整整用了一天时间,才兵临青川县城城外。

青川县城经过临时加固的城墙上,看着城外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甘宁新军。长松一口气的同时,一丝担忧和凝重,也跟着浮现到肖丹脸上。

四万甘宁新军出现在城外,直接证明,军长当初对整个战斗的推断都正确了。断了甘宁新军的粮饷供应后,甘宁新军就不得不离开甘宁两省,从青川县城方向突围,进入四川……

既然整个战局都朝着军长预估的方向发展,那么,此时此刻的军长,应该已经知道甘宁新军兵临青川县城城外的消息……并且开始抽调全军主力,在青川县城城外,消灭甘宁新军。

可是。想法很好。但是。现实却很残酷……

就算军长现在就开始调兵,以主力个青川县城之间的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