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 (第2/4页)

灼见,在下佩服佩服。大师当日让我顺从陆绎,帮着陆绎演好这场戏,现如今又给在下分析天下大势。敢问大师为何如此照顾在下,难不成是缘分所致?而大师以为,接下来在下应该如何去做。”

悟灵摇头道:“如何去做?以不变应万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与主持师兄悟须兵分两路,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建立一个大佛国,也就是中土佛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我师兄悟须聪慧无比。但他也有他的弱。那便是功利心太强而且太操之过急,我在这边努力他在那边拼搏,概率总是大一些。恕在下直言,依照韩将军的才智,如今的职位已经是最高了,想要再上一层楼只怕难上加难,江山代有才人出,陆家从来不缺人才。更不缺带兵打仗的武将。你我若是联手,实力便会增强一些。联手之下也就能够更进一步了,僧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今日此时向将军示好,如此而已。”

“大师坦荡,在下佩服。”着韩素发伸出掌去,悟灵一愣,与韩素发击掌而誓,两人算是结盟了。

—————————————————————————————————————

“与贼不两立!”有大臣道,今日陆绎半请半强迫的让南京的六部大臣和其他官员聚在一起,所谓请则不过是给他们面子,若是不要面子的就要强迫行事了。

大臣们聚到一起,陆绎却迟迟未到,有些人见左右无人便开始呼喊起来,想要挑动起众人的情绪一会儿好挑动奋进的暴躁大臣,一会儿当个出头鸟什么的。陆绎姗姗来迟,进门后抱拳向众大臣请安,然后高坐首位扫视众人淡淡的道:“降与不降?”

众人大惊,谁也没料到陆绎如此单刀直入,皆以为他得客套一番什么的呢,最起码也得做出大家风度,摆明道理讲讲厉害苦口劝诱,如今竟然这般直言发问,宛如土匪一样,意思就好像是若是不从就要立刻大开杀戒一般。

陆绎的作风他们不知道,但是既然是陆炳的儿子只怕很多东西会是一脉相承吧,陆炳当年多次杀的大明官场人头滚滚,连眼都没眨一下,只怕陆绎也差不多吧。这群大臣本心上是不愿意归顺的,虽然实权不行,但毕竟是朝廷命官,而且在旧都算得上半个京官,位高权重的这帮人怎么甘心归顺反贼。而且现在战争刚刚开始,谁输谁赢还不准,此时若是跟了陆家,那一家老怎么办?万一输了岂不是前功尽弃,白白费了自己终于爬到如今位子的心血。可是没人敢反驳陆绎,谁也不准陆家到底会不会赢,做人还是给自己留余地的好,而且万一陆绎发了狂直接在这里杀了自己,那可就什么都晚了。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陆绎这时候笑着道:“想留下的便留下,陆家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且不南方战局如何,看看北方便知道了,只是此时家父还念一份旧情,否则早就发兵顺天府了。此时留下就是功臣,各位大人必定会被委以重任的,总比待在南京这个名存实亡的旧都当个所谓的京官要畅快一些吧,再十年苦读不就是为了货卖帝王家吗,如今的你们真的学以所用展开抱负了吗?现在要是想走在下也不留,奉上盘缠保证你们带走所有家眷,绝不阻拦。这并不是收买人心,我只是想在决战时刻留下最为忠心的人罢了。”

众人一愣,显然没明白所谓的决战是指的什么,陆绎道:“陆家将死守南京,占据南京城与朝廷兵马决一死战。”

在场的人虽然官运不太得志,只在旧都当官,但也是官位极高者自然不是等闲之辈,大部分人迅速分析出利害关系,有的人更加萌生退意,有的人则是下定决心可以赌一把,做一场人生的豪赌,赢了扬名立万名垂青史成为真正的重臣或封疆大吏。陆绎完后站起身来就走了,不给大臣发问的时间,也留给他们考虑商议的余地。

最后所有的南京官员只有二十余名官员留了下来,剩下的则选择离开,果然陆绎言而有信,奉上金银把他们送出城去,并反复交代朱厚熜多疑,若是受到冤屈可以再来投奔陆家,陆家大门随时向各方人才敞开着。众人听后颇为动容,不过此时的陆绎却信心满满,把这些大臣留在城内必定是个隐患,人数太多反而不好控制。

现在人数正好,有了这帮人的加入,各种制度也能被他们熟练的修改完善,毕竟大明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同样也就有百年的成熟经验,如今改善后更加方便城内的各项事务的运作。商队仍然在源源不断的进入城池,城墙被不停的浇灌,瓮城炮台全都假设妥当,朝廷的火器和陆家的火器全被运上城墙,即便再迟钝的人也感受到了空气中那一丝紧张的味道。

朝廷和赵家联军终于进入了应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