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刘璋接过来一看,脸色顿时一沉,“往年也没见过这么快就来军报,怎么今年什么,初始交兵便折损了两千士兵,这还是第一波的攻势,照这样下去,那葭萌关如何可保的啊!该死的张鲁!”

“是啊,主公,您看怎么办啊?”张肃不以军事为长,刘璋也不是个能有决断的主。

“怎么办,你问我,我能有什么办法,还不赶快去召集文武,速来府上商量对策啊!”刘璋对着张肃喝道。

刘璋原本对张鲁那些个腹诽,早就让军报上透露出来的信息给打击的不知道那里去了,张鲁军原本每年都来像是瘙痒似的进军之事,让本来也不通军事的刘璋也对他很是小视,而这次汉中军突然爆发的军力和执着的态势弄得有些心内惶惶不安。同时,对于高沛这些将领,刘璋却也有些不屑。刘璋本来信任的就不是像高沛、杨怀、刘瞆等益州本地的将领,不过跟随着他父亲刘焉入蜀以来的那些个将领如今已经都成了昨日的黄花,所剩无几了,唯一能让刘璋信任的大将军张任,他又不敢让其远离了成都,益州虽然号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国富民殷,可是却也民夷杂居,从而这蜀郡各地却也不都是太平天下。犍为朱提等地时有叛乱,而这两地距离成都可也不过区区数百里地。

在刘璋的命令下,张肃却也迅速的派了下人前去宣召蜀中的几位大员。黄权,张松,李严,张任,法正,一个个其实可以名扬天下的人才,此时却也只能在刘璋这位仅仅想着偏安一隅的慈祥之人的手下屈着。

几个人都是心思通透的一时俊杰,一个个伸手接过军报,稍稍看过后,便又是回复了入府时的模样。黄权自是看过军报后便是有些着急忧思跃然于脸上,不断转动的眼睛和微皱的眉头,显然他正在分析着眼前的情势,以及在这种情势下能够采取的最好的策略,黄权其人虽不名显于当世,可是其人军政谋略均能,可称得上是蜀中的第一人。

作为益州别驾的张松,看过军报的神色似乎就一直不变,或许是他那副有些怪异的尊容总能很好的掩盖住他的心思。

李严张任两位到府时,便是互相点头致意,同是几人中领兵的将领自然知道汉中张鲁的举动,或许这次他们中的一个就需要领兵出战,保境安民了呢!

最后入府的法正,祖籍却是扶风人,其祖乃是刘焉信重的谋士法真,不过到了这一辈的主公刘璋,却是对法正这种有些睚眦必报,个性刻薄的人十分看不上眼,故而法正虽有了父祖的余荫可以承庇,可是得不到刘璋的重用,然而法正却也没有将自己的才华效忠在刘璋麾下的那份心思。

“诸公,此番张鲁犯境,来时汹汹,八万大军进逼葭萌关,又兼其人以妖言惑众,汉中军各个都是悍不畏死,还有攻城器械无数,如今高沛求援,眼看着城关不保,想来张卫大军还会得寸进尺,我军当如何应之,诸公可有良策?”

“主公,以某之见,汉中张鲁此次虽来势汹汹,但终将无能为了,我益州与汉中之间,先有葭萌关,中有阳平关,白水关,还有剑阁八百里,关关守护,我军只要闭关自守,紧护隘口,足备军士和钱粮,自然当是安然无恙!”听了黄权的话,刘璋自是稍解忧心,不过他还是有几分不能释怀。

“呵呵,堂堂益州,高祖以之为基成帝业,而今我军却只能面对着一帮不识圣人教化的异教邪徒,不仅不能出兵以制之,还必须闭关锁国,任其纵横,非得待到其势竭力衰后,自行退去,实在叫人汗颜啊!”却是张松这般说道。

“二弟,你说什么胡话呢,”张肃自是见不得张松的狂放之态,“主公是让我等讨论对策,你在这胡说些什么东西!”

张松却是怪眼一翻,冷哼了一声。

那边厢刘璋稍微安稳的心气又被张松给挑动的从胸腹间直接顶上了脑门,“缩头乌龟”有时候可以做,当然像刘璋这样胸无大志的,也有时候可以忍让退缩,可是让手下这么当面直接给讥讽,刘璋的脸面却是挂不住了!

“传令,让白水关,阳平关守将冷苞,杨怀各率守军火速增援葭萌关,另派刘循率精兵三万北上为之援,李严为刘循之副,接令后,便速速行事!”言罢,刘璋却是看了一眼众人,甩手背靠,不理黄权还有话想说,却是往后去了。

第六十二章 等与不等

从益州成都到襄阳城路上的距离大约有两千里之遥,要是凭着车船走马传递消息,考虑到蜀道之艰险,或许一个消息的传递花费个把月都是平常事,而信鸽却是可以在数日之内将消息往返传送。

那边刘璋恼羞之后的决断,很快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