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正是,“多耸徒守困,空对旧山川。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对于汉中之地的安置以及接手的事宜自有徐庶和阎圃等人在做详细的商谈。而此时的刘备却是在张卫杨昂两人的相配下,率领大军进驻了葭萌关。

张卫和杨昂两个,人却也有心再谋些富贵,自是也感念这段时间以来刘备的以礼相待,在得知了张鲁的打算后便也归降了刘备。尤其是对张卫来说,像他大兄那般恬淡过活,实在不能和领兵作战过的有滋味。对于两个人的归降,刘备自也是来者不拒。

而今汉中的张鲁都已经降了他,他先前给益州刘璋承诺北据张鲁的事情,不仅是完成了,还做得耍更好了不少。而刘备有了汉中对于阳平关这里却也不再留恋,有了葭萌关在手,这处关隘却还是交给刘璋为好。

想想原本只靠益州本地的兵士,有诸多的守关将士,还要加上由刘循为主帅,李严为之副的数万大军北上救援,却被张卫领兵给打的一路败退直至剑阁之地,而今请来了荆州兵不过月余时间,便连连败敌。至于先前丢失的关隘,自也从荆州兵的手上一一的接手了回来,而入川时荆州兵不过三万。如今却不止于此。刘璋却是也不得不为他当初能够明智的和刘备结盟,请荆州兵入川为助的决策感到一些自得。

对于汉中张鲁的变动,益州刘璋却是没有想到,不过在他看来占有了汉中张鲁如今被刘备给收复了,这下子他却是可以高枕无忧的安享太平了。刘备与他不仅没有恩怨,却还有宗室情谊,况且还份属盟友。有了这么坚强的盟友为他北面的笆篱,自是会益北无戏此在接年了阳平关后他叉派了使者向刘备表示附意。谢他一出手便将他生平的大敌给摆平了。不过在来使有意提起关于张鲁的处置时。刘备自是不理他。

当然对于刘备得了汉中之地,益州有人在替他感到高兴的同时却又有几分失落,不过汉中和益州之间的距离却是要比从荆州进入益州要近上许多,那些人却也不是沉不住气的。

“以刘皇叔的志向,岂是会偏安一隅之人,这天下却也不能一蹴而就,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吃!”三人为友。自是常常围聚。

有人欢喜有人忧,天下间的事情总是没有让人人都为之满意的。同样在益州,对于刘备没有想他们所想般对益州有非分之想的时候。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却也感到一种运足全力挥拳出手之后,没有打到对方身上的脱力感。

“走了张鲁。来了刘备,谁又能保证这不是去了一个红了眼的兔子。来了一只喂不饱的猛虎呢?”

一番辛苦。伴着一份担忧,得了这般圆满的结果,自是让邓瀚也高兴。天下之四角且先不论,这四边之地却是已经占有了两个,却还都是人口户数均为天下间数得上的地方,这今后的天下之争自然不会再有和汉中这般平易的事情了,想象一下曹操和江东孙权两位,也都是心怀天下的一时俊杰,和他们的的天下之争,自然却是要靠战事来决出这天下最终谁属了!

而要打仗自是要靠人,占据了荆州和汉中这两处的刘备如今起码在人口上却是不用担忧了。

“师兄,这汉中各地的官员如何安置啊?”邓瀚却是有些没心没肺的向着诸葛亮调侃道。本以为诸葛亮总归会有忙做一团的时候,可是自从相识以来,那瀚却是从没见过诸葛亮有什么焦虑的时候。想他邓瀚自转生以来,之所以选水镜为师。最初时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日后同和诸葛亮相助刘备一番,也是为了让那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不再孤单。如今这一切却是实现了。

此时的邓瀚当然不用考虑太多这些政事,毕竟在荆州有了诸葛亮一人。在政事的安排上,用不着其他人再来多口了,只因为诸葛亮是今天生的承相的料子,在他的脑海中,却是装着荆帅的军政民事,至于人员安置单论政事这一块,他所作的安排即是最佳的选择。这是别人学不来的本事,因而当汉中到手后。即便是远在葭萌关的刘备,却也没有对汉中的人员安置询问就在身边的徐庶,还专门的让阎圃将汉中的情况细细的说与马缓后。飞鸽传信给诸葛亮,让他尽心调配。

“呵呵。来看愕兄的笑话吧!”诸葛亮却是随手拿起一份似是早就写好的名单。

那瀚接过来,自是看到,汉中太守便由关羽接任,阎圃,陆绩,王平,关平,马缓,霍峻等人的名字都列于那份名单中。其后却是由黄忠接替上庸太守的职位。

看过之后,邸瀚便知道这乃是诸葛亮提前写好的,至于能提前到何时,或许在当初他们定计此次大军西行最终的目的为汉中时,便已经确定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