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是刘表那种座谈客,迟早当会为了江夏而向我江东进兵,而荆州自是处于我军上风处,其若起兵,定是顺风顺水。一鼓而下。而荆州水师这一年来的变化。我在柴桑时却更是体味甚深,其统兵的再不是蔡瑁那样虽有才能却心术不正之人,而今的甘宁和文聘却是都能够做到上下一致,将士同心之辈,而那甘宁昔年也是曾纵横大江上下的锦帆贼,仅从其人能在这绵延万里之遥的大江上传下这般名声便能知其于这水势上的精通。”

“当然也是子敬没有见过其人,不知其人行事如何,不过想想蒋钦和周泰两位将军当年也不过只是区区的九江一地的名声,却是可以进而推知甘宁的厉害。”

鲁肃却是点了点头,又示意周瑜继续说。“而已经是天下十分占了一半的曹操。对于我江东却也不放在心上。毕竟我们也不过是占据了江东一隅,兵多将广甚至不如昔年的喜术,既然两方要有暗约。却也不能让对方轻视了我方的力量才是啊!当然这里也是水路交通便捷,若是曹公心生不忿,却是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主公在子敬你的辅佐之下。这进窥天下的雄心,自是早就充塞胸腹间。要图谋天下,或者以我之见竟长江之极,如今观之,我虽然不知道此次曹操将要如何出兵,不过想来他在攻取荆襄时,自不会让我们得了这个便宜,因此,在这之前我们出兵这准南之地,一是看重了这里有着不少让曹操调换而来的北地兵士。这些人中自是有许多擅长骑兵的翼州,幽州人,另一个自然也能给我们在日后北向争天下的时候在这里都安置些立足点。”

听完了周瑜的这一番话,鲁肃自是知晓了他的全盘考虑,而周瑜之所以这么详细的说与他知道,却也是希望鲁肃能够将他这一番话好好的说与孙权知道。相比于周瑜和孙策两个人之间的君臣相知,如今的江东之主孙权却是更加看重鲁肃。毕竟周瑜之前效忠的乃是孙权的兄长,孙策而非他,而孙策亡故之后,或许在周瑜的心里。他更看重的是如何将他义兄遗留下来的这份基业好好的传承下去,而对于是否有孙权这个人来继承,这却不是周瑜担心的。

握有兵权在手的周瑜对于此时的孙权来说,或许更像是当年的霍光。

当鲁肃将周瑜的这一番话,在随后的时候全盘的细细的告知孙权时,孙权却没有表现出什存神色,“公谨这话说得对啊!”至于是那句话说得对,孙权没有说出来。

不过随后。回至秣陵未久,身体还略显有些不适的张领,却是再一次的北上汝南。去和曹操理论。

第九十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三)合肥城

六千此时江东和曹操两方来说,这协场战事,曹操自是用矛备,而江东在周瑜和鲁肃等的绸瓒之下,却是有备而来,如此一来,江东军所向披靡的进击便一路来到了这合肥城下。

合肥因东滤河与南海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炮、木输会也”

正是考虑到合肥城的重要性,曹操便让他手下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把守此地,以震慑准南。

不过五子良将中,乐进以骁勇显名,此时的他正处在合肥城中愁思着如何应对这眼下的局面。

如今的合肥城中却不是缺兵少将,而是接应了不少从准南各地败退而来的曹操溃兵,除了大部分由于路近都赶到了这里之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越合肥而上前去了寿春。

这兵员自是充足,不过却是士气不显,江东军连战连捷却是让这些本来就是投降之兵,心怀忧惧之意的他们。更添了几分技不如人的顾唐。

在这种情况下,乐进要做的自是要先提振兵士们的士气,不然以眼下的局面却是无法轻易的领着这些没有斗志的兵士们和江东军守城作战,更遑论反戈一击!

正当此时,却是有副将来报“启禀将军,城外江东军要我们阵前答话!”

乐进却是命道,“传令城中我本部人马出城列阵迎敌,让高览将军为我安坐于城楼之上略阵!” “乐将军,请听我一言,我也愿随将军出城与战,城门安守便交与吕旷或者其他将军即可!”却是高览想要跟着乐进一同出城,与敌交战。一雪前耻。

之前的败退让高览也觉得是有些莫名其妙,各个城池的守军从上到下,几乎每个人都是有心无力,一个个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似乎到处都是一团麻。这样的情况对于高览这样当年赫赫有名的河北四庭柱,实在是个太大的羞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