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若是两方的船高度一般的话,凭着将领的武勇,甘宁等人自是可以趁着两船相交的时候,越船厮杀,而今却还需要攀爬一定的高度,才能彼此持平,荆州一方此时却是处以挨打的一面。

高低之别,上下之势,却是天生,以强凌弱,以大欺倒是正道。要想以弱胜强,以小博大,却是需要更多的机缘。

荆州水师在甘宁和丁奉两人的率领下,却是在见面伊始便需在注意提防弓箭的同时,注意船只的动向,分心两处,自是不及曹军弓箭手们一心一意。不用担心脚下不稳,没有了头晕恶心等身体的不适,此刻的曹军自是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大部分战力。

弓矢乱射,荆州的十数条小舟却是只有偃旗息鼓,施展盾牌,掩面而四散。见形势如此,甘宁却也不会强项而敌之,今只有一艘连环船便有此等威势。遥望江北水面上,战船排合江上,旗帜严整,号带次第。隐约知道,曹军如今却也不是可以轻侮的,连忙向着四周发号施令。各依方位,便宜而退。

鹦鹉洲上,据高台而远望的陆逊自是将这一场景瞧在眼内,不过如白玉的脸上却是稍无忧惧之色,在他看来,耍想对付着连环战船 除了不能随意施展的火计,免得风向不对时,误伤了自己,却还是可以多管齐下。

就在这一方天地间,曹孙刘三方都观瞧这连环战船第一次在江面上横行驰骋的场景时,自汉水方向。却是驶来了一队巨大的战船,这战船却是高耸,船板以上更是形如城楼,而其船板以下,除了有长接刑水。其船尾却见水轮滚滚。

当先的那艘巨船上,自是高悬一面“文”字大旗,不问可知,这却是文骋从襄阳而来。

第一百三十一章 本道柳暗花明(六)

入溃目定仔刘备的允许方才领兵而下的,一路上他自欠骨叩望于能够在汉水之上发现曹军水师的踪迹,可是很明显的,蔡瑁自是机警,在将夏侯渊和曹彰以及两万骑兵送到荆州之后,却是再是少去了。文聘却是没有得意,在那处出事的巡逻船示警的地方,自然已经无法找到当时的那些遗迹了,如此,文聘却也只好在那里对那些勇敢的英灵凭栏吊念。

顺水而下,文聘还多了些失意,从麦城地带渡过之时,却也没有发现他预估中给曹军运送粮草的曹军水师。不过如今渐出汉水流域,文聘却是隐隐听闻前面有战事。

等他们的大队人马都抵达两水交汇之地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已经各自回营的场面。不过从汉水直下面对的却是夏口港。

文聘等人随即也向着汉阳附近的鹦鹉洲行去。不过他们的行踪却也在有心人的眼内。毕竟他们的坐船却是造形奇特的很。

最明显的自然是船高,从船舷起往上都要一般的战船。而高高的船边两侧却也不是平缓的,它们却是安装了很多的划桨,而且虽然远方的人或许是看不清船尾的设置,可是那船经过后,泛起的浪花却是迥异于之前的任何一种船只。

此时曹军正在为他们南征以来首次在水面上获得的胜利而欢庆,尽管明智的上层人自是知道这不过只是一次小小的交锋,却是很能提振士兵的士气,而这一短时间以来,曹军确实也是需要这样的鼓动。

因此对于从荆州方向走过的船只,便只有江东的诸人注意到了。周瑜的矢帐中,此时却是因为荆州新来的这只船队而热烈的讨论着。

“董将军,那样式,莫非便是主公曾委任将军建造的楼船?”已渐渐痊愈的陈武和董袭商讨着。

江东自是凭水军争维天下,自然从上到下对于战船的重要性以及关注度却是别处所没有的。

而今江东凭借着日益繁荣的海盐之利,也是日益的壮大着自己各方面的实力。当然作为江东之主的孙权自然对于他手中能够纵横天下的装备自然也是要大力加强的。

故而之前在濡须口,孙权便曾命董袭代为监造此等楼船,奈何此时江奔虽然有心为此巨舰,却是有心无力,屡次营造却都因大风肆虐,楼船重心不稳而倾覆。

“虽然荆州那来船甚是相似楼船,可是很明显那船上的装置却是稍有不同!”董袭却是言道。

其实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像楼船之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南方的越国,越有楼船军,秦朝及汉朝都有官衔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

故而秉承了前代地理位置,并有着天然继承的江东之地,自然对于这等舰船很是热衷,不过很明显到目前为之,受困于汉末大乱,天下间自是不知有多少的技艺失传。而江东虽然对楼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