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出了长安不远处,便到了渭河,毕竟此时的黄河却还是清水透亮,而身为黄河支流的渭河也是水事不河水也不浑浊。渡过了渭河之后。便到了咸阳城。

虽说从这里往武威方向而去的话,自该走直线从咸阳而出,过武功,新平,走八百里秦川之后再越金城继而过黄河之后便能到了马腾的辖地,可是如今却是时值近冬季节,想那些草原上又少了食材的匈奴,鲜卑人此时却也是不介意时不时的到中原之地来打草谷的,要是走这一路。却是很多危险,虽说那瀚自是没有多少俱意,可是毕竟将自己的一条小命送在这些地方,终究是不值。

而且据同仁堂中传来的情报小那些跟着张既的探子们却是走的大道。此时的他们一行宣召的人。尚未行至天水,而且看样子张既等人已经和韩遂的人马接触到了,如此一来,或许张既还会在金城有所耽搁,这样一来,邓瀚便决定了走陈仓故道,一路沿渭水而行,到了天水折向街亭,跟在张既他们的后面行事。

在咸阳城中会合了同仁堂在雍州的机动人员,邓瀚等人却是便随即上路。原本邓瀚的中司马府中安排在各地的机动人员的领头的多是从荆州而来。又或者是那些在先前的云汉货栈中接受过练的流民之人。多少都对邓瀚有过接触或者了解。不过这次在咸阳碰到的这位小队长,却是雍州人出身。

碎瀚在和他交谈之后,却是知晓了这位队长名为费耀。两下里沟通之后。费耀自是知道了邸瀚的身份和地位,也知晓这位荆州来的大人物很是名声显赫,在荆州也是位高权重之人。当然此次来到这里也是带着很重的任务的,不过即便如此。此时费耀对于邓瀚的一身装扮也很是不屑,脸上却是带着微显的鄙夷。

“那咋。那公子是吧,你们的这些穿着还是换一换吧,我们这里风沙大。尤其到了这咋,时节,向你们这样穿,一个是会伤到了你们的细皮嫩肉,而且看你们这样子也更加的引人注目。实在是不好行机密之事,不妨也和我们一咋。样子的好!”

“你知道什么,我们家少爷可不是一般人!”

“废话,我们知道,可是你们没在这里待过,不知道这里的天时,还是听我的。有我们在肯定能够把你们带到你们想去的地方!”邓艾的一句话硬是被费耀给顶了回去。

“你个土坯,我是说我们少爷不是一般的书生!”邓艾不服气。

“还会喝点酒,有啥了不起的!在这个地方过活的那个人,不能喝他个三五坛子的都不好意思说是这里的人嗯”。

“好了。邓艾,既然费队长要咱们换,就换呗,看着他们穿的这些个羊毛祈袄就让人觉得暖和,反正这天气也冷了,穿厚点总没有错的!”

既然是那瀚发了话,邓艾自然是听命而行。不过这下子费耀却是引起了邓瀚的注意。

同仁堂自是让他所建,在他的几次改造之后,即便是已经大大的扩展了机构,对各处负责人的任命也多是用才而不管其的出身,不过即便如此。许多人却都是荆州派来的人为官。而今见到咸阳这边

看着有些刻板的脸上,听着有些顶人的话,可是那双时常有些愣怔的眼睛下面隐藏的东西却是显示着此人的不凡。

不过除此见面,费耀便给了邸瀚这么个印象。

随后的几天这一行人却是很是平静的向西行去,而在这途中,邓瀚却是觉得费耀的过人之处,不说别的,单就说费耀居然能够从路上羊群遗留的羊粪蛋的规模中,便能说出那羊群的数量,以及看过远处扬起的尘土便能道出大概能有多少骑士与马匹,虽说他只是在这些马匹的数量不超过千数的时候,断的准确,可是这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毕竟这些若没有人教导的话,单凭自身的琢磨,能够有这番成绩,自然可以说明费耀这个人很善于观察总结。 “费队长,是这一带哪里人啊?”路上闲的慌,没有什么消息传来。看来各处都是平安无事,故而那瀚便和费耀攀谈。

费耀却也在这几天对于那瀚有了更多的了解,毕竟他身在同仁堂这个体系中对于当初创办这咋小机构的人物也是有些兴趣的,通过这几天的同行,费耀却也看出来邓瀚并不是个文弱之人,至少顶着这个近冬之际的关西寒风还能语笑畅快,对身边的凛冽浑不在意的,肯定不是个平凡的书生,当然在路上遇到偶尔出现的剪径的小贼,邓瀚那习以为常的神情自然也落在了费耀的眼中。

“说实话,我也记不清了,反正小时候就是在这一带四处流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倒也活了过来!”

“哦,却也算苦到了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