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见自家的承相这般说,虽然彻力莫言终归是心有不甘,却也知道情势所致,不容人不低头!

“令诸部之兵马,各自为战,但求不伤根本,自今后于马氏感恩者为上”。

虽然彻力莫言这般说,可是当此时已经是只凭着一口气从数十里外奔涌而至,又是连续征战了这许久的麻袋所部,却是不容有丝毫的闪失,继续着先前的攻击,不给那些心有侥幸者些微的反抗机会。

当最终汇合了庞德,两部马家军合兵一处,并且从羌王彻力莫言处得到了再次降服的表述之时,本来统共两万的马氏精骑自是仅剩不足万余,而羌王之前寄予厚望的十数万精兵竟然不足其半,不过此时已经被杀的血性全无的羌胡之人即便是得知了面前的这位马将军不是马超而是马岱时,却也不敢有丝毫违逆。

自此,凉州境内的羌胡皆服。

'w w w 。1 6 K b o o k 。c o m'

第七十九章雍凉风云之话外篇(上)

二,十九章雍凉风云!话外篇再有痴心妄想,再有水美草茂之地没有了性命却是无从去享的。

羌胡人再一次经历了一场被赶羊的般展示过后,记忆深处那有些尘封的惨状到是又想刀刻针刺般和眼前的这一场战事对照。

这一战自是打的羌胡之人不管是那些已然臣服的,还是那些曾经犹疑自觉尾巴可以翘起来的有心之人,如今却是都变做了一时之间的绵羊。

不再是只有马超的威慑。

如今这马氏兄弟中却又冒出了马岱,庞德这两位足可独挡一面的人物,对于羌胡的感触,自是不减反增。

时至今时,曹操西来,关羽兵出兵汉中,却都已经传遍天下。

自上次曹操南下荆州,已经承平了两年的天下自是又见战火起。

和雍州相距最近的益州之地,虽然此时在曹操等人的眼中已经是看作了荆州的掌中之物,不过益州中却也有人并不作此想。

自上次张肃这位益州广汉太守向益州牧刘樟回成都面见之后,原本和黄权等人还算走的比较近的他自是在黄权,王累等益州本地人士的眼中变得有些疏离起来。

而在张肃的影响下,自广汉而上的益州北部的诸多地方势力却越发对于成都方向的传令多有延滞。

对于如今的益州,本来就没有多少威信的刘樟自是对于如今的这种情况无能为。

不过秉持自己身为益州人职责的以黄权为首的诸多人物却终究还在坚持着。

尽管益州诸郡中州牧的管制之力却是被北面的广汉,东面的巴郡,以及南面的键为等诸郡的主事之人心向荆州之后给限制在成都境内,可是却是挡不住黄权等人苦心筹谋为加强刘璋之威望的努力。

“王大人,你和郑大人这两天思虑的办法,可能成行?”在成都城中黄权的府上,这些益州本地派的领军之人自是又聚在一起。

不过此时黄权的脸上到是多有疲色,一心维护着益州利益的黄公衡。

尽管在之前已经屈服于现实的尴尬,不得不借用荆州的变化而对益州原本的政治态势进行改革,可是在李恢的实验之后得到的结果倒让益州之前的改革像是一个”濒死之人在面对着刀尖上蜜糖的诱惑。

刘樟终究不是一个能够镇得住场面的主儿,而这个时候的益州官员中的聪明人却实在是不少,再加上荆州势力的扩展的速度又以一种非正常态势且也不被这些益州官员们能够理解的形式变化着。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黄权这位又被众人尊为益州军政第一人的智者,却在更多的时候变得有心无力。

“是的,黄大人。

我们倒是商议好了,扬汤止沸不如务底抽薪!”王累开口道,“一切变故的根源都是从荆州而出,故而我们两人所思所谋之事却是都以这个目标而出发的。”

见黄权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话而稍振精神,王累自是也明白这么空洞的说法却是解决不了什么事情的小毕竟在这一两年之间,不管他们如何的筹谋,并没有对于益州的情势能够起到什么让他们觉得满意的变化,反倒是在这一系列的事情结局下来,他们这些原本的盟友却有变得越来的越少,毕竟这天下间的人,熙熙攘攘的所为着不过是名利二字。

荆州自是不仅能够给了许多人实质上的物质之力,另一方面以如今荆州的实力而言,一旦天下有变之后。

从龙而起的功劳却也能让这些人得到更多的名望。

一旁的郑度自是接口道,“王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