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 (第1/4页)

待几个人出去一边,此时聚在一起的几个人倒是有几分大战得胜的喜意,尤其是以李严等益州人为甚,毕竟此番胜利乃是实打实的,而且益州兵于其中也是大有战功的,更有益州这些兵士精神面貌上的转变,如何不让他们为之欣喜。

“孝直兄如何看啊?”邓瀚却是先问道,当然这之中并没有什么考究之意,不过是威力集思广益罢了。

“可许之,不过杨锋那么多儿子,何妨留下一两个为质”法正言道。

虽说此时若论军中的职位,法正和邓瀚都没有具体的官职,不过临进益州的时候,从襄阳给他们的命令中,却是让魏延和马岱两人以邓瀚为首,自是表明了邓瀚的地位。至于说法正,李严为益州将军,孟达和张巍都是副将之流,不过几人中若论与荆州的亲密,还是法正,孟达,当然明面上自以如今和邓瀚称兄道弟的法正为先。

既然都要加入荆州刘备的麾下效力,法正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孝直先生之言是也虽然难保那杨锋不会转过去就翻脸,不过我们既然能够将他们打败一次,就会打败他们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此时的李严却有几分志得意满,“当然也要让他们留下点东西才是之前我们与之交战的时候,见那些蛮人的铠甲确实精良,而今斩杀那么多,我们将之缴获自是名正言顺”

益州兵士虽然也有些铠甲附身,不过以益州的财力这些年来对于军备之事却是少有的苛刻,当然这个时候见到了他们的敌人有这般好东西,不将之拿过来一些,实在是对不起己方的那一番辛苦。

见李严这般说,孟达和张巍两人也是面有同感的意思,对于李严的补充很是满意,而魏延和马岱两人自是让邓瀚发话,毕竟他们对于那些蛮人的装备却是没有多少的希冀,单论此时装备之精良,荆州即便不是甲于天下,却也足以称雄当世。故而对于那些比不上自家的那些个兵备,当然是看不上眼了。

“我的意思是这样,既然蛮人杨锋要求和,我们也许之,至于那些铠甲,但又缴获我们当然理所当然的据为己有,此时那杨金说蛮兵不足半数,这剩下的兵甲差不多便足以让益州兵士们装备了。只有说留子为质的事情,却还需要从长计议”邓瀚慢慢说道,“对于杨锋的心性,我们终究不是很了解,不过到眼下看来,他一是和孟获为敌之人,且实力不凡,当然了眼下肯定是大损了,不过其根本仍在,想来若是我们放其归去的话,定能卷土重来”

“二是,我们既然要施恩与他,那就大方点,反正他要是想反,留子在此,却是没有多少意义,倒是更增其仇恨之心,反正我们这一战也给了他足够的教训了,而有在德胜之后,给了他仁义相待,至少在将来为敌时,他与我们的对战之心却是会有所动摇的”

“其三,我大军来此,当然是为了孟获,可是蛮人北上之势我们可以将之击溃,也可以收复我们的失地,可是收复了之后,以我们眼下的兵力加上即将到来的严老将军的巴东援军等等,想要将南蛮彻底的收服,却是有些难了既然如此,孟获之心乃是要侵略疆土,成就王霸之业,而这杨锋单单看此时,想来也不过是贪财好利,这其间对我们的危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故而,我们可以许之求和,还要让其的势力不能太损,而且今后若是可能的话,杨锋继续和孟获为难之时,对我们有所求的时候,我们未尝不能给他一点帮助待将来安稳了,我们再重新收拾南蛮就是”

邓瀚这般说自然是考虑的此时的天下大势,单说荆州此时的牵绊就是极多,故而此次才只有他们这一万人马入川,而单靠益州的兵力人马,尽去南蛮之忧,不是邓瀚看不起益州人,此时的他们实在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故而对于如今的情势而言,许杨锋之和,然后让南蛮之人不能齐心协力,与内部先祸乱之,当是好计。

听的邓瀚的这般分析,其余人等连法正在内却也同意。法正并不是不能想到邓瀚所说的这些,不过是因为之前的视线还被局限在益州一地,而且他的情报不足之故。

此时听的邓瀚一说,自然能够明白了他自己的所虑不及之处。

“子浩所言,却也体会出刘皇叔之仁义待人,果然有其主仁德,其属下也是一般无二的”孟达却是这般说道。

对于孟达的称道,邓瀚却是一笑了之,对于孟达,邓瀚说不上什么反感,却也说不上什么喜欢,不过保持着一定的善意那是自然的。

既然邓瀚有所决断,具体的细节自然由魏延和李严等人去操作。而邓瀚和法正两个人自是躲在一边去思索着如何面对孟获,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