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1/4页)

庑┒际强梢愿谋淞怪萜恶さ拿婷驳摹�

故而此时马腾自是要求希望能够从荆州给他配备一个能够帮他治理凉州的人才。对于马腾的要求,刘备自是应允,随后便选出了满宠和孟建两个人。

满宠自当年被刘备降服之后,除了给关羽之女和陆逊两个人做了一次媒人之后,便在没有过出风头的时候,安心的将自己管辖的襄阳境内的治安之事安置的妥妥当当的,不过以满宠本身的才能而言,这样的事情,终究是太过屈才了。

无奈,满宠对于在中原和曹操相争的事情很是有些心里上的排斥,刘备却也不为己甚,而今马腾要求,自然地处西凉的武威和邺城的距离可要比襄阳和曹操的间隔远了不少,满宠自是答应。

加之在凉州,本就是民风彪悍,民情复杂,又是大汉的疆界之边,满宠为人却是文武双全,胆识过人之辈,且还有一手的对外交涉的能力,将他安置在这里足以为马腾之良辅。

至于孟建,也就是汝南孟公威,这位诸葛亮的好友,当然他与荆襄的这些个名士的关系都不错,还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石韬,石广元,这些都是一群隐逸之人,然而其中的崔州平却是这些年来终究是无心于官位,而孟建和石韬两人只是当年见不得以往官场的倾颓,如今在诸葛亮,庞统以及徐庶等等一干至交好友的相劝之下,却也渐渐的有了为国出力之心,想孟建本来的历史上也是最终为曹操所得,任凉州刺史,官拜征西将军之位,如今倒是被刘备抢先将他安置到了本来该他发挥能力,施展才华的地方,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巧合。

对与刘璋来说,此时的刘备对于刘璋还真是有些无话可说,这位老兄倒也真是在想开了之后,太过洒脱了,在商定了将益州托付给了刘备之后,便声言不再管任何的俗世之事。

“孤年至将老,然过往岁月尽是蹉跎,本就是无能之人,偏要占据高位,不仅于世事无补,还牵连了许多的人事,而今幸的神清事明,又为何还要重惹烦恼,就让孤好好的过上些快活的日子吧”

刘璋这是有些皮懒,然而他自是可以如此,不过刘备当然不能让他这般如愿,毕竟刘璋虽说没有多少才能,可是也不是庸碌之辈,若他真是个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的人物,如何能够在当初刘焉亡故之后,被一些强势的益州人推举上州牧之位后,还能存活至今,并且将刘焉所留的基业保守下来。要知道打江山难,而守江山却是更难得。

除了这一点,若是刘备真的就应了刘璋的所请,当然熟知内情的人物,自然不会有什么心底犹疑,胡言乱语的行为,然而毕竟世上总是庸人多,有心人多,更何况此时还是乱世之中。但有谣言起,刘备自是不惧,刘璋也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不过总是会有哪些个不明真相的人为人挑动,这就让人挠头。本来就是个皆大欢喜的事情,总是不想产生一些什么不好的事情的。

故而刘备终究不能让刘璋太过如意了。

随后的刘备却是向许都的天子请旨,奏请让刘璋担任光禄勋以及宗正之位。毕竟如今天下间有名有姓的刘氏诸侯却是已然不多了,当然刘焉,刘虞,刘表,刘繇等等近乎占据天下半数地盘的诸多刘氏子孙如今都成了过眼云烟,这大汉天下本来就是刘氏为帝,而今的朝廷之上的话语权却已经被曹操所把持,至于宗正之位,在当年刘虞为公孙瓒所杀之后,居然变再也没有人担任,或许是曹操也正希望如此,让刘氏宗族,就在这不明不白之间消散

而被刘备这一重新奏请,自是让刘璋也明白了,这样的事情他就是不想担,也是不成了,毕竟他终归是姓刘,汉室宗亲的名头不管如何他还是逃不了的,当然在担任了宗正之后,却也不需要他去做太多的事情,毕竟如今的刘氏子孙,也就没有多少人物,自是件相对而言很是轻松的事情。

除了这一点,至于益州的事情,刘备却也不想大动干戈,毕竟益州他的根基本来就不逊色于荆州等诸多地方,不过是这些年来益州内部人心不一,上下间各有对立,而这个时候,州府的控制力又大为降低,使得各个地方都有了自重的心思,如此而已,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少邓瀚的功劳在,至于云汉货栈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小。

既然如今都已经分属一家了,当然那之前的偶有对立的事情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可以化解的。

刘璋乐意享受,不过要让他安居襄阳的话,顾虑到此地与曹操和江东之间的距离还是太近了,故而最终刘备还是让刘璋回到成都去,不过刘璋却是有些不想。

“成都虽然繁华胜景依然,不过这么些年,孤也是已经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