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 (第1/4页)

邓瀚却是摇了摇头,并不是他不想,可是在这么下去,盛名所累,还是会让他终有一天将那些记忆中的名言佳句给盗版完毕,当然他倒是不怕到时候无法应承,只是对于那些只为一个字,就要捻断数根须的苦人们,太过抱歉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又是千古名句

短短时间内,自是便有红遍了许都城。想来虽然数年已过,不过对于当年邓瀚在天子面前的疯狂,依然为许多人所记,或许也正因为这样,在邓瀚将这几句诗词,念诵出口之后不过片晌间,便在国宾馆附近的酒楼茶肆有所风传。

所谓诗为心声,对于这中文辞,以此时许都中的人文荟萃,自然有无数人能够在邓瀚这首诗里体会出无穷的意味。

而这时在丞相府中的曹操,对于下人们报来的对于邓瀚一行人以及江东吕范等人的盯梢,在得闻这首诗时,自然而然的让曹操想起了杨修。

想那斯人已去,纵然杨修之才有让曹操看重的地方,不过如今倒也没有让他感到有什么值得可惜的。毕竟杨修虽然有才,然而却不是一个好下属,不会是他曹操希望的那种人才,毕竟杨修太过聪明,却又不懂得收敛,这般恃才傲物的人与如今曹操的行事风格当然不能相符,现在的曹操他希望的人才是能够完全听他曹氏一族话的那种攀附之辈,像华歆,王朗,蒋济这样的人物,要不然你可以老实点,像贾诩,虽然知道很多事情,也能看到很多事情,但是他们很有智慧的能够做到多看,多做,少说。而不能达到这种要求的,自然再有能力也不会放在曹操的眼内。就像荀彧,这位可以算的上对曹操如今的功业有着奠基作用的人物,着眼于未来,荀彧的存在已经不能够对他曹操的欲望有帮助,自然荀彧对于曹操的利用价值也就剩不了多少了。

而今自是曹操依然健在,像这些跟着曹操多年的文臣武将,自然都能安稳的听命于他,若是他但有不测的话,像荀彧这样的,对于他们曹氏将来的发展,和所谓的大汉朝廷有所挂碍的人或许也就会被人抹去的。

若非如此,像刘晔这位才华横溢,又是有胆有识的大才之人,到如今除了在官渡之战给曹操献了投石车之外却都一直是被人置于一旁,他的官位以及影响力到如今甚至不如像郭淮这样的后起之秀。

心境不同,自然对于同一首诗的感触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在曹操这里能够让曹操片刻之间想到杨修。

而在曹丕,曹植这两个青春年少之人的耳内听来,却是渐渐闻到了邓瀚诗中的那股桃花气味。

“四哥,你说,这是那邓子浩的情诗,不像吧?”却是一个面白唇红的浊世佳公子向另一边的稍显年长的风流文士说道,“小弟倒是觉得更像是感慨物是人非的伤怀之意”

“仓舒,你个小子,哪儿来那么多的伤春悲秋之意,”说着这位四哥便要扬起手上的金丝楠木扇敲打一下他的小弟,他小弟自然是轻笑一声,连忙躲过。

这两个人自然便是曹操的两个儿子,曹植和曹冲,想他们当年也是在邓瀚身在许都的时候与之有过结交的,而身为曹氏兄弟中,诗词才华最高的曹植,那时虽然还有不服之意,不过除夕夜见邓瀚成就了一番斗酒诗百篇的美名之后,却也只能感叹,既生植,何生瀚的遗憾。

不过曹植毕竟不是什么小肚鸡肠的人物,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写出像白马篇,这样的豪放之词,也不会被人称之为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之祖。而他身边的当然便是他的小弟,曹冲。

或许是因为曹操南下征战荆州的时间并不像历史上那么长久,又或者是因为邓瀚这只小蝴蝶的威力已经波及到了和他接触过的许多人,反正到了如今曹冲倒是健康安泰的活到了十九岁,而且照这个样子下去,或许他还有更好的前途。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切,四哥还说,那邓子浩不过是思慕佳人之言,看四哥这几句,又岂是谈情说爱的别以为你弟弟我就是不知世事的蠢蛋”曹冲却是和曹植相对较亲近。

毕竟曹植虽然才华四溢,而且有时候也是有些傲然,不过曹植为人的心机总是不多,不像曹丕,虽然平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