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部分 (第1/4页)

,这些看上去高高的名号,却是像一把吧的枷锁,将他铐在这片大的天空,又让他不能不为已经颓势尽显的汉室长吁短叹。

死么,对于这样的事情,刘协却是没有想过,毕竟他再是艰难,却还没有走到穷途末路。

“陛下,老道曾经听过一首诗,或许您听听会有什么感悟也说不定呢?”

“仙师请将”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不忘告乃翁”

“唔”刘协却是听到是这么一首诗,从其的词句间,他自是能够听出这是谁人所做的,毕竟如今的天下间,能够作诗,做好诗的就是那么几位,而像这种七言的四句诗,却也只有一个人能够做的这么好,毕竟在曹植等人还在为诗词的体制而有所探究的时候,那人却是已经不拘于何种形式体制,不断的道出了算的上这个世间最为美妙的言辞。

“王师北定,告乃翁”天子却是听在耳内,记在心里,至于如何想,左慈却是不去管他,悄然隐去,就像是天子的寝宫之中从来就没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孤寂的天子殿内,四面的烛火却是交相辉映,时而从殿门或是窗口处送来几许夜风,抖动的烛火映照下的天子身影,自然也是在随之摆动,而且那道影子却是很淡很淡的。

对于这场在皇宫内的对话,当然是无人知道的,毕竟有左慈在,他自然不会让此时的天子有什么威胁的,即便是有人会对出现在宫中的那声夜枭般的笑声起疑,却也会随机想到如今的天子正是个憨傻之人,对于这样的事情,却也不需要太过关注的。

天子的身份自是让人看着崇高,不过在这个汉末的时候,自桓灵之后,天下间已经有太多的人越发的对刘氏的帝氏看不上眼,先有如十常侍一般的人物上瞒君父,下压群臣,将皇帝玩弄于鼓掌,后有董卓入京,擅置废立,更是将被他费了的当今的兄长给毒杀,而到了曹操这里的天子刘协,先后有了伏皇后,董贵妃被臣下的鸠杀,君威早就被这些权臣狠狠的踩在了脚底板之下,而这些宫中的侍卫未尝不是如此。

虽然他们不会有什么欺负天子的心思,不过对于刘协的敬意却是没有的。

就在于此同时的朱虚侯府上,今天也是亲眼看过了那一场对决的曹冲却也在想着自己的心事。

聪明如他,自从五六岁那年有了一次称象之举之后,(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他自然知道从那个时候起,他在他的父亲以及诸多朝臣的心中有了很好的印象,并且已经得到了他那位权倾朝野的父亲的宠爱。

不过他却是知道这份宠爱于他,却并不仅仅就是好处。随着他的父亲的权位越来越难以遏制,这般发展下去的话,终究会在某一天达到位极人臣之后的更进一步的情势,然而与他那几个已经长成的兄长相比,他却是有太多的顾虑。

万千宠爱于一身,并不是什么好事带来的关注,以及敌意却也是那般的明显,故而自那称象之后,曹冲却是在很多的时候,都将自己的心智隐藏在了平日的玩闹之中,那是因为他在背对着众人的时候,总是能够感觉到那些看到他的目光中蕴含的羡慕嫉妒,以至于想要将他看穿的狠辣目光。

为了能够让自己平安的长大,他自是和几个兄长都很是玩的很近,当然在这过程中,他却是文不与曹植相比,武不与曹彰相闻,对于曹丕,如今他们几个序列中的大哥,却是总是恭敬有加,但有事情,却是全都请教于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却也没有忘了让曹操的目光从自己的身上离开,也时不时的透过一些个小事情加强和维护着曹操对他的宠爱。

不过他却是知道,要想让人们属意于他,宠爱却是不够的,就像是他在暗中拉拢到的那位先生曾经对他说道的,“朱虚侯,少年有智,天纵奇才,自是人人喜爱,然而丞相要选的继位之人却是应该不是他的所爱,而是能够继之以大业的人主”

“丞相既不会立爱,也不一定会立长,所要立之人,却是需要,辨察仁爱,又要英明果断的”

曹冲自是以此言极是,并因此而实施了这许多年了。或许如今,于他也该正式的开始表现一番了,曹冲心想。

(能猜到曹冲拉到的谋士是谁么?嘻嘻)

第二十八章 纵

第二十八章纵

第二十八章纵

“不想居然是朱虚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