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部分 (第1/4页)

更是江东兵马在对外的时候的战力上的后劲不足,总是让周瑜感到míhuò。

而在这背后总是有让人nòng不明白的东西存在着。

尽管周瑜并不知道这些的存在是如何而来的,不过周瑜的感觉中还是让他判断出,似乎这一切就是从眼前的这个人开始出现的。

从当年刘备在新野下上庸,进襄阳城的这段时间开始的。

周瑜最为jīng通的当然是军事上的战略布局以及战术上的领兵作战,而邓瀚尽管是师从于水镜先生,并和诸葛亮,庞统这些妖孽一般的存在成为了师兄弟,不过相比较这些人都对应那种军事上的彼此间冷兵相接,冲杀近前,然而血流成河而成就胜负结果的局面的偏好,邓瀚毕竟根子里还有这不菲的现代人的秉xìng的,他们或者在胡天luàn侃的时候,可以谈论一下那种壮怀jī烈的如同动物本能异样的厮杀好斗,却也对应那种感觉也会时而的钦佩,不过接受了多少年的“jīng神文明”的教导,再有所谓的“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样的“和谐”之语,自然会让他们对应那种血淋淋的场面,多少会有些反感的。

当然作为邓瀚来说,他也算是能够适应了这个时代生活的家伙,也对于这些没有了那些个反感了,不过能够少留些血,而做到兵不血刃的拿下对手的事情,他自是有几分心意和兴趣去做的。

故而邓瀚会对于当年益州人派李恢来荆州做名为出使降服,其实为了来荆州讨教一下治国方法的事情,很是欣然的。虽然荆州并没有像后世的美国那样不断的向着世界各地推销他的那种所谓的民主等等的体系,不过对于那些个主动要求“进步”的,荆州也该好生的榜上一帮的,至于让益州学不到家的事情,却也是怪不到他的头上的。

当然李恢本来学的就不怎么,而黄权,王累,郑度等人再从李恢这里云深雾绕的领会一番,最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可以想见的了。而如今这些自然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

而益州和荆州合二为一之后,自然有荆州人来摆置这样的烂摊子了,而今成都城中坐镇的蒋琬便是正在这么做的。

兵不血刃,却是如此轻易的便拿下了益州之地,这其中邓瀚所推行的那些个经济之论,有几分功劳,当然是一时之间也算不清楚的,不过显而易见的是,这其中定然有他很大的关系的。

而对于江东,邓瀚做出的事情,却也简单,先有晒盐之法为他在江东的诸多人物中建立了一个不错的人面关系,毕竟在江东而言,这种方法,确实给了江东在短时间筹措更多财富的机会,对于江东而言当然是厚礼加厚利了。

有了它的开道,对于有邓瀚参股的云汉货栈多少流通些荆州的新鲜物事给江东,尤其是那些做工jīng美,可以标榜一些人物身份地位的高贵,可以彰显一些人物的财富身家的气派的物事,自然也就会顺利一些。

自然就在这其中,无声无息之间,江东所创造的一部分财富,确实能够通过这样的渠道回流到了上游的荆州。

不见刀光剑影,不闻车马嘶鸣,更是看不到那些血淋淋的场面,自是让彼此的势力间的天平确实不断的在发生着变化。

或许时人中能够看出邓瀚这些方略的厉害之处的,还是他的老师,水镜先生,正所谓,人老成jīng,更兼司马微却也是一代英才,当然也并不是什么食古不化,死板教条的那种老师,对于邓瀚的秉xìng才情,加以了解之后,并没有将之埋没而是在尽了老人的所能引导之后,便让他自去了,这才有了当年邓瀚自是求学于水镜庄,不过实打实的也就跟着水镜先生往来于荆襄之间,见惯了各地的风土人情,阅历了当地的人物,而随后却是任邓瀚以稚龄之身,便和徐庶游走于新野及襄阳等地为刘备开创局面去了。

或许对于水镜先生而言,他所品评的号有卧龙的诸葛亮,加上名有凤雏的庞统,能够做到的一切还只在他曾经说过的那句,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谶言中,对于邓瀚的鹏展之意,却是犹如北溟之鲲一般,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至于邓瀚得能做出什么的事情,却不是水镜先生能够预料到得了。

而今先生自然已经是驾鹤西去了,却也只能在天上看着他所受的这个关mén弟子继续在这块以天下为棋盘的大地上纵横了,不过,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对于这一生能够有了这样的几个弟子的水镜先生而言的话,确实已经足够了。

对于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