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白色气体,剑尖朝上,立在右手边。

齐星衡对着鬼邻剑深吸三口气,气息悠长,转而喷在伏仙剑上;继而,从伏仙剑上又吞了七口纯阳仙气,再紧扣牙关,对着鬼邻剑从牙缝中轻轻吐出。

他一边对着双剑吐纳呼吸,一边用混元秘法调节体内真气与之混合,一点一点与飞剑只见产生“感应”,这样只需七七四十九日,这两口飞剑就能被他运转自如,如臂使指。

齐星衡静中炼剑,一连三天,直到第四日夜里方才完成第一步骤,缓缓收功,将双剑放回乾坤袋中,心中又想起傅时乐和雷起龙,便想先过去看看,顺便让杂役道士送些饭食过去一起吃点算了。

来到后院禅房,却不见二人,齐星衡心想,是不是两人不想在五台山住着,已经离开了。找个小道士一打听,才知道,这两人这几天每天都去普济寺大殿内的文殊菩萨像前跪拜祷告,这时正是拜菩萨去了。

虽然佛道殊途,但文殊菩萨也是有大智慧的人,太乙混元祖师等人住在五台山,却不破坏文殊菩萨的道场,普济寺也是每天都有小道士打扫,只是没有僧侣主持罢了。

来到前大殿,还没跨进门槛,便感觉到一股无匹的气势迎面压来,齐星衡心中一惊,连退三步,抬头一看,那文殊菩萨金身竟然放出佛光,仿佛活过来一般,坐下青狮也瞪起一双大眼,金光直射出一丈多远。

大殿之中忽然响起一个宝相庄严的声音:“齐道友不必惊慌,我当年与乃师也算故人,今日我显圣收徒,还请齐道友进来观礼。”

第七回许飞娘开辟五云步(上)

齐星衡惊魂未定,缓步入内,又依着晚辈礼节对着文殊菩萨拜了三拜,然后退在一旁,心中暗自盘算:文殊菩萨说我师父是他的故人,自然不是指许飞娘而是我在东海遇到的那个道士了,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头,竟然跟文殊菩萨相识。

再看那傅时乐正盘膝坐在佛像前,光着上身,单用一只手立在胸前,闭目不语,雷起龙规规矩矩地在一侧跪着,看到眼前景象,也是惊诧莫名。

文殊菩萨叽里咕噜用梵文念了一段什么经,然后又出言说了几段楔子:“愿我命终'Qisuu奇‘书‘网'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傅时乐也口诵佛号相应,文殊菩萨说道:“傅时乐,你入我佛门,皈依三定,受持五戒,修大功德,得大智慧,普度世人,现在为师就为你剃度。”说完又送一首楔子,“一念净心即菩提,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碎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从此你法号便唤作净心,日后须要戒骄戒躁,不可与人争胜,便如筑那恒沙宝塔,最终皆化为尘。”

傅时乐磕头拜受。

文殊菩萨又一扬手,飞下三点精光,落地化为三本金页佛经,在傅时乐面前一字排开:“我佛在西方,观东土红尘之中有万丈杀气冲天而起,神仙犯了杀劫,正逢大明气数将近,四教共押封神榜,教下门人尽在劫中,我佛教门人,功德不厚者上榜,不能明性者上榜,不守戒律者上榜,不了因果者上榜,尔要谨记。”

傅时乐再次磕头拜谢,忽然问道:“菩萨师父,我这左手残疾,修佛可能复原否?”

“咄!”文殊菩萨双眼之中直射出两道金光,做怒目状,“菩萨畏因,世人畏果,你不明因果,兀自贪恋皮囊迷障,焉能明心见性?你如能见本心,身体自然康健,否则五衰果报,不能逃脱!”

傅时乐被金光入脑,仿佛当头棒喝,目瞪口呆,内心深处仿佛有那么一丝明悟,又听文殊菩萨说:“大明朝气数将近,有龙脉兴于关外,你可持我三卷经书赶往辽东鹿鼎山,那里还有你的两位佛门师兄弟等你,你三人在山上结草为庙,研习佛法,等日后扶保人间真主入关,可得大功德,切记,劝阻明君,不可多做杀戮,凡是为善人间,必得福报,此乃我佛门气运大事,万不可疏忽了事。”

傅时乐领了法旨,又指着雷起龙拜求道:“我这兄弟这一年多来与我相依为命,恳请菩萨也收他入门。”

文殊菩萨说道:“雷施主缘分天定,此生与我佛无缘,他自有自己的缘法,不可强求。”说完又嘱咐了几句,然后金光又闪了几闪,陡然散去,恢复成了原本的泥塑雕像模样。

佛光刚刚散去,还在南台山上的岳琴滨、许飞娘、蒋三姑和何章、还有一个芙蓉尊者孙福一起闯了进来,原来刚才文殊菩萨显圣,光芒何止万丈,夜空之下,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