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2/4页)

说出去;恐怕也不会有几个人会相信。

结果在在场之人被赵文凯“狮子大开口”吓到之后;其中那名姓王的也不免心中想到:“有一千亿的话;别说是你赵文凯;恐怕换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保证香港无事。”不过因为事情重大;这件事情还要通过和内地方面地重新沟通后才能够决定。因此话题暂且延后再定了。

处理好和内地金融部门的联系工作;赵文凯又单独和司徒汇盈私下里进行了一次密谈。

1997年进入五月;【华夏集团】在欧洲的卫星频道登陆计划终于启动。这一次赵文凯是以入股地形式来对欧洲的传统传媒企业进行合作;以交换当地电视台的节目频道;以此来扩大【华夏信息传播集团】地传媒市场。与此同时。作为交换条件;【香港星空卫视】讲开放国际频道节目。对欧洲地传媒节目进行有选择地播放。总的来说;在媒体杂志上;有报道说;这是东西方传媒业相互之间打开了一个沟通的管道。

另外;随着传媒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完善;频道开放的也越来越丰富;【华夏集团】在国际上的品牌形象也逐渐确立起来。

于是;在赵文凯地计划中;全球市场的战略规划全面铺开。接下来就是稳固成果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也因为【华夏集团】一连串“利好”消息的刺激;“华夏系“股票呈现整体上升地态势。而作为传统范围的香港和台湾等地区。也因为这一系列信息的报道和影响;股市大盘也随着有小幅度的上升。

可是就在两地金融市场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趋势的时候;作为邻居的泰国金融市场却是一片愁云惨淡的场面。

从4月之后;泰国总理就已经就目前国内的经济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命令财政部和中央银行一定要联合对国际上对本国进行恶意攻击的敌人进行坚决的抵制;并且在媒体上呼吁说;泰国有能力来应付这一系列的变故;并且声明说已经有了相关的护市政策即将出台。

而在内部的会议里;泰国的最高当局已经把财政部部长以及中央银行行长等高官剑斥的险些抬不起头来;下了死命令;一定不能让国家的金融市场崩溃。

在内外交困的困境中;泰国方面最终还是把目光转移到与东南亚金融界商议“调剂外汇储备”的办法上来。

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大会议小会议都不知道进行了多少;什么可行性;分析报告;预算报表之类的词汇差一点就把泰国的金融官员逼的崩溃。

随着时间的不断向后推移;赵文凯和夏德章等人对泰国的冲击也达到了一个临界点。直到6月份;索罗斯全面出手的时候;才算是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6月中;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以及国际对冲基金;加大力度;再度向泰铢发起致命冲击;仅有的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央行只得退防;此时无论是业内外人士;都已经看出来泰国方面早已经弹尽粮绝。

6月30日;香港回归的前夕;赵文凯等人就早已经齐聚香港;无数的政商名流的视线和目光都聚焦在内地和英国政府的权力移交的环节上。至于邻居家的困难;这些人也是无能为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希望和祈祷;这一次的主权交接能够顺利进行;而回归后的香港能够诸事顺心;前途一帆风顺而已。至于泰国么;只要不为己自身;就只有报以同情了。

这段时间以来;随着驻港部队的公开进入;各个机关部门的频繁动作;香港市民的注意力都在这件大事上面。

不过看似一片“和谐”的氛围下;也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小插曲存在;比如赵文凯知道的;在前两天;英国当局为了显示其军事存在和力量。在香港回归的前两天;派遣一支由34艘护卫舰、综合补给船组成的特混编队;声称是对亚州一些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可是实际上却是在内地军港外进行游戈;好在最后双方没有起太大的冲突;这件事情就被现在的大环境下的气氛遮掩了过去。

但是在赵文凯眼中;英国政府这样做未免有点小家子气了。既然香港都要移交出来了;还何必兴师动众的做这些无谓的事情呢。浪费军力是一方面;就是老百姓看起来;也感觉有点像是小孩子受到了委屈;然后故意气势汹汹跑出来示威一样的幼稚可笑。但是不管怎么说;有惊无险而已。

1997年7月1日。香港重新回到了华夏祖国地怀抱;当零点的钟声响起;相信不同的人们激荡起地是不同的情感。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神州大地一片欢腾;中华民族地百年梦想终于实现!

而英国王储查尔斯则在他地日记里这样慨叹;“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