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2/4页)

在未来又能发展壮大到一个什么地步;又会有什么样的新举动;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摸不清楚头绪了。

这边司徒汇盈正在感慨赵文凯今天的成就;还感慨完呢;内地方面就来了电话;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利用优厚的条件和政策吸引赵文凯进大陆进行投资。并且试探一下;可不可以把台湾地事业转移到香港。

“这是什么意思?”赵文凯听到司徒汇盈的要求后。眉头就是一皱;张口问道。

司徒汇盈是提议坐最快一班地飞机赶到的台北;原因无他;一是赵文凯的电话根本就打不通;再有就是有些事情还是面谈比较好。

“台湾岛内毕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太大。并不适合大集团未来的长远发展;以我个人看来;【华夏集团】地出路就是内地市场;想必文凯也是这样想的。当然;现在内地的政策开放尺度还不近乎人意;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变化;早晚都会达到文凯心目中的预定目标。再者。香港是亚洲最佳的投资地点。也是亚洲的金融中心。几乎全世界很多大财团都会把事业中心安排在香港;具体的优厚条件不用我讲;恐怕你也清楚。毕竟内行人考虑地永远比外行人要清楚全面地多。”

司徒汇盈嘴上是这么说的;但是心中却又是一番想法。但是既然有所托付;就不能不尽心促成此事。因此这番话说完;司徒汇盈就开始偷眼观看赵文凯的反应。

可以说;此时的赵文凯虽然年轻;但是早就没有了当初地青涩。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如今更是从里到外表露出一丝旁人无法察觉的锋芒和与年龄不相符的沉着。

听完司徒汇盈的话;赵文凯心中也不免猜测对方的用意。很明显。这是某些人通过司徒汇盈地嘴来提醒或者是引导自己去做一些符合对方利益的事情。但是今是不比往日;自己地目的可不是单单为了发展公司事业和开拓国际市场。而是另有所图;但是心中所想又有几人能够了解?

想到这里;赵文凯顿时胸中竟然有了一种曲高和寡的感觉。强大无比的精神波动能够从直觉上察觉到司徒汇盈正在偷眼看着自己;很显然他是想从自己口中得到一个答案。说到底;司徒汇盈不单单是作为自己“朋友”的身份来的啊。

考虑了片刻;赵文凯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没有直接回答司徒汇盈的话;只是对司徒汇盈说道:“这两年内地对台商的支持力度不断的扩大;在政策上也给了很多优厚条件。因此我想找一个机会联合一些台湾的商人组团进京;你觉得如何?”

然后看着司徒汇盈吃惊的表情;赵文凯语不惊人死不休似的又补充道:“我希望能够见到真正的领导。”说着赵文凯指了指头顶。

“你想见首长?”司徒汇盈有些对赵文凯突如其来的想法感到吃惊了。要知道;就算是这两年台海两岸的民间团体不断的进行沟通;但是从来就没有人敢直接越过“民间”这两个字;直接进行“官方”沟通的。

赵文凯看到司徒汇盈如此震惊;却没有任何的奇怪的。只是微微笑道:“怎么?不行吗?还是认为我还没有资格和首长见上一面?”

其实这个念头从赵文凯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曾有过;只不过那时候自己毫无根基;又是有个无名小卒;国家领导人又怎么会见自己?更何况;赵文凯一直以来都极力在台湾当局面前保持一个进退自如的尺度;既不过分的参与政治;又不做一个政治绝缘体;无非就是想有朝一日;自己身份地位改观后;可以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影响这个世界的发展和未来。

现在;赵文凯无疑具备了这样的实力。虽然不能与某些大组织和国家机器对抗;但是赵文凯拥有者强大的传媒力量和经济实力;无疑就有了直接和高层对话的资本。

这就是赵文凯的优势和依仗。而且和内地高层对话;不但可以实现自己的一些构想;另外还可以给台湾当局一个错觉;一个足以影响未来发展的变数。

当然;这一切都是赵文凯的初步想法;具体情况会演变到哪一步;赵文凯还无从得知。但是这步却是该迈出去的时候了。

不等司徒汇盈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廖铮就已经敲响了赵文凯书房的房门。然后等到赵文凯让他进门后;就立刻报告说;赵文凯的便宜大哥赵邵糠到了。

听到赵邵糠这个名字。司徒汇盈并不陌生。毕竟与赵文凯打交道;在事先就把赵文凯身边每一个人的资料完全印在了脑海中。

在印象中。赵邵糠似乎是在赵文凯成为执政党党员地时候;两人才认识的;之后就一直走地很近。不过赵邵糠在政治上却是有着不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