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2/4页)

一会的功夫;赵文凯和郭德缸就可是称兄道弟了。

彼此双方之间这一亲近了;郭德缸就开始大大咧咧的笑道:“不是哥哥我和你吹;可现在全华夏你找去;就没有几个会说相声的。如今都说这相声不景气;哥哥我就不信这个邪了。以前就这个地儿;叫天桥;多少打把势卖艺的;成天在这卖弄本事;就能养活全家。那时候的艺人各个身上都是真本事;讲究的是平地扣饼;对面拿贼。说段子;你听完了给钱;不听不好听;你一个子都不给;扭头就走。哥哥我就打算效仿下前辈先贤;回茶馆戏院登台说相声;我就不信了;真有好玩意;就没有人喜欢!”

赵文凯闻言不由得大声叫了一声:“说得好!”然后又道:“郭大哥这番话说的实在;虽然小弟长在台湾;但是对华夏这些个传统艺术是格外的喜欢。正向你说的那样;真有本领;无论怎么样;都不会轻易衰败下去。”

想到这德云社如今草创。赵文凯不由得笑道:“如果郭大哥不介意;你这个德云社小弟入一股如何?”

听到赵文凯要入股;在座地众人脸上无不露出欣喜之色。要是换做别的时候。大家也许是认为这是在抢大家的饭碗。可是现如今;在茶馆里说相声;客人又少。收入又不稳定。能够有个投资赞助地。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更何况说这话的是赵文凯。

赵文凯是谁啊!如果问天底下谁最不缺钱;眼前地这位少爷可是天底下第一号了;

郭德缸闻言也乐了;笑着对赵文凯道:“文凯你这话我可爱听;不过你说你一个大老板投资点什么不好;偏偏要投资我们说相声地;说出去也没有人信啊!”

众人闻听郭德缸此言。顿时有些泄气;仔细一想;可不是嘛;赵文凯是做什么地。难不成真的会投资一个小草台班子?

赵文凯看了看郭德缸一副笑眯眯的神色。又看到其他几个德云社的元老的表情。心中也暗笑郭德缸会耍花活。于是说道:“郭大哥这话可不对了。说相声的怎么了?说相声不也是我们华夏五千年来地传统文化之一吗?再者说了;以后你们的德云社就不打算往外面挪动挪动?”

郭德缸闻言眼睛一亮;笑眯眯的问道:“你看哥哥往哪挪动合适?现在天桥都挪不出去呢。”

赵文凯闻言大嘴一撇;慢慢说道:“都什么时代了;你还打算一点一点的靠茶馆戏院地口口相传呢?小弟是做什么的;恐怕各位心中都有数。只要资金到位;我保证你们德云社半年之内;保证红遍”天桥乐!”

“扑哧!”在座的众人闻言差点没喷了。好家伙;弄了这么大劲;感情还是没有出天桥乐啊。郭德缸更是哭笑不得的对赵文凯伸了伸大拇指;道:“罢了!文凯你比我有说相声的潜质!你跟我们德云社一年;我保证你出徒。”

不经意之间;时间无声无息的过去。赵文凯和德云社的一干朋友交换了联系方式;就在茶馆分别。上了车;便在郭德缸的亲自相送之下;缓缓离开了天桥。

待转过一个路口;看不到郭德缸人影了;赵文凯才笑道:“这几个人还真有意思。”

身边的秦嘉瑶奇怪的看着赵文凯;忽然说道:“我感觉你才有意思呢。”

赵文凯闻言有些奇怪的对秦嘉瑶笑道:“我有什么好奇怪了?难不成你也觉得我有说相声的潜质?”

秦嘉瑶摇了摇头道:“不是;我是觉得你这个人奇怪。从来到北京开始;我就觉得你对这个城市特别的熟悉;甚至说是散发着一种对北京的亲切感。吃饭如此;说话如此;就连行动举止都和北京人差不多。特别是在那几个说相声的先生在一起的时候;我可是一点都看不出来;你身上有哪点和他们不一样。”

前面开车的王姓司机没有说话;但是却很赞同似的点点头。

赵文凯不露声色的看了俩人一眼;很是得意的笑道:“看起来我还有点做老北京人的底子。”然后看似解释一样道:“这叫入乡随俗懂不懂?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自己开心;为了身边的人同样快乐嘛。最起码我没有觉得做北京人有什么不对的。再说了;大家同为华夏子孙;分那么清楚干什么。”

前面的司机师傅闻言不由得脱口说道:“这话讲的有道理!还是大老板;这觉悟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得;秦嘉瑶眼睛白了王姓司机一眼;心说你究竟是哪边的啊你。再说了;这怎么和觉悟挂上钩了?赵文凯更是暗笑司机的思想境界高;什么东西都能上纲上线的;看来这么多年来党的教育没有白费。

“对了;刚才你为什么投资了一百万;只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