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本朝开国之初,设立八个柱国大将军,是最高武职,那时候的柱国大将军基本是本朝掌握兵力最多的将领,后来柱国大将军虽然烂了,象司马复吉这种宗室都有了柱国大将军的封号,但仍是很尊贵的封号。

往往则是一堆将军的封号。最常见就是“征镇安平”,最底层的则是杂号将军。但无论是哪一层将军,对于常右思来说。只要得了郑国公的信任,那就足够了,统领五军的日子似乎不远了。

正这时候,太守李大人也鼓着一个小肚子赶了过来。他一进门说道:“郑国公,属下是向您请罪来的!”

司马复吉心情不错,他问道:“你解围有功,何罪之有啊!”

李太守向司马复吉施了个大礼道:“属下无能,不能拒敌于郡外,数次接战都告失利。以致让郑国公身陷险境!”

程展替李太守求情道:“叔叔。这都是随郡丁太守惹出来地祸端!若不是他治郡无方。哪来这么多的乱贼,乱贼既起。扑灭了便是,又怎么能养虎为患!”

司马复吉原本就对丁太守有些不满,当即说道:“免了免了!我给刺史传个信便是!”

李太守和丁太守一向不和,心中欢喜,可有些黯然:“属下这一来是为了请罪,二来是为了为了给郑国公辞行!”

司马复吉有些不快,他看着李太守问道:“你这是怎么一回事!干得好好,怎么要调走了!”

李太守在竟陵经营有年,自然不愿易地再任,他苦笑道:“这是圣上地意思,费大将军举荐了个人,说是教匪四起,竟陵正需良才坐镇,便让我去襄阳当太守!”

常右思笑了:“李大人,属下在襄阳做了小军主,到时候还请李大人多多照应!”

司马复吉一听到费立国的名字,很是不快,骂骂咧咧:“他怎么插手地方上地事情了?他是武将,这不是他该管的事情!”

可当官都讲究一个皆大欢喜,这是大喜的日子,大伙儿都不愿意坏了心情。

正这时候,一大堆的幢主、军主、豪强都赶了过来要见郑国公。

这些人都是昨日纠合起来前来解围地部队,他们一见解了围,当即是派了些小部队去追击贼军,自己带着大队亲兵来晋见。

自己的功劳再大,郑国公看不见还是白搭,所以这解围的功劳一定得让郑国公记住,哪敢是露个脸说个话都好。

郑国公火气似乎很大,他骂了一句:“来见我干什么,还不去追击贼军,再不走,我踢你们屁股赶你们去!跑了贼军,我找你们的麻烦!”

郑勇锋见郑国公火气很大,也带了几百亲兵冲去追杀贼军,一心想要建个奇勋。

可这些人前脚一走,他已经和与他辞行的李太守说道:“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都是些忠良干员啊!”

所以做官的第一窍门便是迎合上意,你干得再漂亮,上官不喜欢你,看不见你地功劳,都是白搭。

张雄猫不过是跑了一趟沈家,连根毛都没伤着,司马复吉就掂记着他地功劳:“张幢主,也得称一声军主了!你地部众都折损了吧,我现在就委你当军主,你想法子就去召集兵员,兵器衣甲,趁现在李太守还在,让他给你想想办法!”

程展也在一旁叫苦:“叔叔,我们沈家先前与贼军苦战两日,家中丁壮大部殉国,多年积累下来的器械衣甲也都耗用尽了,还请叔叔帮忙解决!”

李太守和继任地太守没什么交情,后任干得好坏与他无关,他说道:“我离任倒还有十日,郡里的武库里也确实有些诸存,勉强让两位军主装备!只是”

司马复吉笑着说了一句:“那便成了,我给你行个公文,就说这是为了防备闻香教匪而下拨的!”

李太守思索了一会,终于下了决定:“郡内武库的装备足以装备三个军,不如全都清空算了,那样讨个人情!”

他早有打算,临走之前做一个散财童子,该提拔和不该提拔的都突击提拔,该发和不该发的也都发下去,反正继任干得好坏,根本与他没有关系。

做官,讲究的是一团和气,到时候竟陵的老部下都会掂记着自己,记着自己的好处,这就足够了!

他想到这便说道:“程军主和张军主,先前都是幢主,一幢人在战斗中大部殉国,现在需要开支的抚恤、汤药、烧埋很多,郡里虽然困难了些,可毕竟不能让战死的英魂寒了心,两位做个账目出来,我一定尽力帮忙!”

“至于组建新军,开支也必然浩大,也请两位列个账目出来,我也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