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 (第2/4页)

了博了!

杨居石手上不过是一千八百名步军,现在他高呼一声:“袁军主要请兵,我便送他一千兵!我带八百人镇守夏口,不信他宫庆林敢来!”

他对于宫庆林敢不敢来夏口心中无底,但是他却觉得,为了富贵,这一博值得。

南楚军同样也没想到袁夕竟然敢留在汝南不撤!

他们撤下来了二十万大军。实数也有十七万之多。但是却从来没有打算过把这十七万大军都投到汝南,这十七万大军无论到哪一个郡县去,都会把这个郡给吃得连根草都不剩下。

楚皇在得知被程展坑掺之后,便是吐血卧床重病不起,而这十几万大军,包括昭庆太子。都生恐楚皇会出什么意外,始终不敢轻离。

当然昭庆太子作为南楚的合法继承人,也做好提前接位的准备,他和几个亲军将领串联过,万一楚皇驾崩,他们便是坐龙的功臣。

所以他们只以两个军驰援汝南,在他们想象当中,这些兵力加上汝南附近的州郡兵足以把袁夕赶过江去。

天下间最怕的就是大意,南楚军明明知道荆州军就在汝南,可是却根本没用心去查探。先锋一个军便派遣一个幢主猛冲过来:“汝南之敌不过三千步军,你们顶多千人,如若不敌。若有后援!”

在这种马虎大意之下,南楚军方一交战就吃了大亏,四面八方都是冒出来的荆州军,而且越打越多,越打越疯。那些北周军地俘虏们都是死战不退。一定要南楚兵把所有地债还上,最后南楚军把整个军都投了进去。才成功撤了回来。

只是经此一战,先锋这个军死伤了六百多人,加上在江陵城下的损失,已然是损失近半,战力受损极重,而借着这个功夫,袁夕已经完成了对已方的整合。

现在他手上尚有二千七百名荆州军,一千名夏口军,近三千名补入荆州军的战俘,一千二百名新附军,一千二百水师,除此之外尚有数百名休整中的俘虏,总数几近万人。

反观南楚军,投入到战场上不过是两个军而已,当这两个军都吃过亏,才想起继续调兵遣将。

但是袁夕的运气很好,这个当口上,楚皇地病情反复了好几次,现在昭庆太子也没有心思理会汝南的这点残兵败将,趁着这个功夫,袁夕也在汝南站稳了脚跟,正在等待着程展的部队过江支援。

郢州。

正如夏口杨居石所期望的那样,宫庆林并没有出兵攻打夏口——他现在还没有搞清楚夏口到底有多少兵力,如果他知道夏口只有八百兵的话,他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夏口打下来。

作为一员知兵老将,宫庆林办事还是很有章程的,他得知程展东进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在集结兵力,扩充实力了。

到现在为止,他已经集结了两万数千人的大部队,这其中还有他自领的万名精兵,这让他信心十足。

至于怎么对付程展,他作为一员老将,也有自己的想法:“诱敌深入,断其后路!”

他想得很简单,程展这么迅猛地出动七八万大部队东进,声势固然很大,可是他忘记了一个事实。

在荆楚中部,他从来就没有过好好经营过,一路上地各路豪强英雄,即便归附他也是三心二意,到时候程展得不断派兵分驻各地,到时候占领的地盘越大,分驻的兵力也就越多。

而郢州则是他宫某人一手经营地地盘,在这里粮饷无忧,后援不断,甚至还有少量豪强自告奋勇前来投效,到时候程展若杀进郢州来,肯定是个有去无回的局面。

宫庆林坚信,最最不利的情况,也是双方形成僵持,而程展所有的补给,都必须从他的基地出发,自己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地优势。

更重要地一点则是程展绝对没有援军了,他甚至还要往江南不断地投入兵力。

而现在他宫庆林却是有着万全的把握,他还有着最后地王牌。

武当是荆州第一大门派,天下仅次于少林的大派,门中英杰弟子不计其数,而且近年已经从武林豪强向门阀转变,实力更加强劲,到时候战事僵持,武当从侧面杀出,想必程展会溃不成

为了让武当有坚定出兵的决心,宫庆林可是下了血本。

十具马铠,十具大铠,战甲五十具,皮甲百具,兵器盾牌千件,全数解给了武当,只有一个请求,那便是全力出兵,到时候前后夹击,将程展杀败。

作为一个武林门派的武当,他最近收钱收物可以说是收得手软。

他们本身虽然实力强劲,也秘密诸存了不少军资军械,可毕竟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