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高甄生可叹这些人不堪大用,却又不好发作,只能冷着脸吩咐下去休整,正没个主意,却听说契苾何力终于是要出兵了!

契苾何力也没能想到,晋阳公主居然有如此魄力,小小女儿家,竟如男儿英雄一般心系国家安危,不惜以身涉险,也要准许契苾何力发兵救甘州。

只是领军将军所想,却与李无双不同,她常伴李明达身侧,知晓其中内幕,虽公主殿下同样心系国门,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徐真也在甘州,若城池陷落,那徐真说不得也就灰灰了。

这段时间也让她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晋阳,这般金枝玉叶的人儿,整日挥洒汗水苦练武艺,所为何也?

虽然极不情愿,但李无双不得不承认,让晋阳成长起来的,确实是徐真这个让人讨厌的家伙。

既公主已经做了抉择,契苾何力也不想拖延,即日点了兵马,将整个张掖都交给了高甄生,自己却带着四千步卒,一千轻骑,速速赶往甘州解围。

高甄生本欲袖手旁观,奈何颜面上挂不住,也虚情假意说了些许软话,将麾下一千步卒拨付于契苾何力帐下,私底下却让侯破虏和段瓒这三人组,带了一小队兵马,快马加鞭往西而去。

侯破虏三人做这样的勾当也不是第一次,拍马疾驰,不消半日就感到了黑水河对岸,沿着大都督嘱托的标志,一路沿河而上,于一处破败神庙之中,见得了约见之人。

虽然已经是第二次见面,但慕容寒竹还是有些不太喜欢侯破虏这三个人,他迫不得已才跟着光化公主殿下,哪怕寄居在吐谷浑,心里却仍旧未曾忘记过大隋,而这三个人以及背后那些个唐国的大人物,却为了内斗,而将情报送到了慕容寒竹的手中。

这些情报对慕容寒竹来说自然重要非常,但于个人节操与感情来讲,慕容寒竹确实看不起侯破虏几个。

侯破虏也忌惮眼前文士的目光,总觉得这文士拥有大智慧,双目如炬,任何阴暗秘密都瞒不过他那双深邃的眸子一般,故而交付了密信之后,又将高甄生的口信带到,连忙离开了神庙。

慕容寒竹将密信的内容谨记心中,而后将密信付之一炬,却是快马回到军营,开始谋划自己的大计!

第六十七章 寒竹发狠摩崖上阵

阿史那厉尔端坐于虎皮榻上,皮靴就踩着硕大的虎口,冷眼看着帐中一干将士吵吵轰轰,言辞激烈,肢体夸张,几乎要大打出手。

而引发这一争论的,正是帐中肃立着的长身文士,光化天后的贴身幕僚,随军谋士慕容寒竹!

诸多兄弟分歧激烈,而引发分歧的却是一名地道的汉人,这样的场面实在让阿史那厉尔无法开心。

作为东突厥的王族,阿史那厉尔是带着兵马加入吐谷浑的,虽然同样是王将,但阿史那厉尔却拥有着极大的话语权,这也是为何王上会将突袭甘州的大事托付与他的原因了。

厉尔痛恨吐谷浑的王族,因为这些人自诩狼母后裔,无勇无谋,却整天想着开疆拓土,挑战大唐尊威,无异于以卵击石罢了。

他之所以响应诺曷钵的号召,前来突袭唐境,是因为相比之下,他更痛恨大唐皇朝,因为大唐皇帝夺走了他的哥哥阿史那社尔(注),连同那数十万族人,一同夺了去!

哥哥已经拜将封侯,哥哥带走的族人们也被唐国安置在了灵州,可谓安居乐业,而他却流落到吐谷浑,与马贼牧民为伍,实在辱没了堂堂王族的身份!

他要践踏大唐国土和军民,但并非为了吐谷浑那些无脑之人,而是为了向哥哥证明,当初哥哥的选择,是错误的!

即便大唐国再强盛,城池再高大坚固,也无法阻挡狼血族人的冲锋,突厥狼族是尊贵而骄傲的,可以向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低头,但必须经过浴血的厮杀,哪怕低头,也只是为了积蓄下一次厮杀的力量!

他看不起慕容家族,更受不了慕容葛尔赫的卑微行为,为了换取军情,葛尔赫居然让他的儿子协助唐人的阴谋,派遣柔然奴到长安去杀人,杀人不成也就罢了,居然连未成年的小丫头都想抓,结果却一败再败,实在是颜面丧尽!

为此,他多次排挤,终究是将葛尔赫剔出了军部核心,然而徒悍这人也是扶不起,居然丢了张掖,却让葛尔赫得了便宜,收拢了他的兵马,又重新夺回了话语权。

特别是他的儿子慕容骁,经历数次失败之后,俨然成为了一员悍勇猛将,每战必争先,积累下大量的军功和声望,使人不敢小觑。

而慕容家能够东山再起,眼前这位慕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