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俊�

张万福幽幽一叹:“唉!这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有多迂!如果咱们早些分了家,说不定大栓他们早就有了自己的田地,也不至于到如今还要佃地种!”

“那你可想好了?真的要分家吗?分了家,咱们老俩口跟谁过呢?”

“嗯!想好了,这个家是不分不行了!我也不愿阻了孩子们的前程,让他们各自出去闯一闯,总比一辈子窝在村里强!至于分了家跟谁过?反正我还干得动,咱们谁也不跟,就让他们每家每年拿一百文的养老钱,节礼钱一百文,我想也够咱们老俩口用了,你说呢?”

“你是当家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那你准备什么时候跟孩子们说呢?”

“我明天一早就去请村长和几位长辈来做个见证,把家分了!也好早日让小栓跟着大山去那边开始春耕。”

“咦?你准备让小栓跟着大山去吗?我看大栓、二栓可是更想去呢!”

“大栓太老实,不知变通;二栓心思又太活泛,我不放心;只有小栓既踏实又聪明,他去帮大山最合适!明天分家的时候我就会把这个决定一并说了,量大栓和二栓还不敢不听我的话。”

“行,我都听你的!”老俩口遂歇下不提。

第二天天刚朦朦亮,张万福就起床了!他亲自跑去将村长以及张家的几位长辈请来,见证张家分家一事。

张大栓、张二栓、张小栓在知道张万福所做的决定后,既惊又喜。高大山知道后,却有些惴惴不安,在周氏告诉他这是张万福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才松了口气。

于是,在村长及几位长辈的见证下,张万福给三个儿子分了家:各房现在所住的屋子归各房;家里的猪、鸡、农具等物平均分成四份;佃的田地老大家二十亩、老二家二十亩,老俩口十亩;每家每年一百文养老钱、一百文节礼钱。

张大栓他们对此都毫无异议的接受了,但在最后说到让张小栓跟着高大山前去羊角村的时候,张大栓还没什么,张二栓却有了意见:“爹,凭什么让小栓去,我和大哥就不能去呢?小栓种地的水平也不见得比我们好多少吧?”

“你如果能保证在那边不惹事,不上蹿下跳,踏踏实实地做事,让你去也不是不行?你觉得你能做到吗?”张万福斜瞥他一眼,毫不留情地说到。

张二栓一下子就蔫了!他还真做不到老爷子说的这几点!于是张二栓偃旗息鼓,张大栓本就是老实头一个,见张万福发了火,更不敢做声了!最终张小栓胜出,一家人跟着高大山前往羊角村。

高青在听说外公张万福给三个舅舅分家后,心里不禁对这位开明的老人感到由衷的敬佩!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只有小舅一家人来上延镇了!

张小栓和高大山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就急匆匆地赶往羊角村。一年之计在于春,该下种了!小舅母任氏、表哥张祥、表妹张荷都留在了如意巷,等着看好了合适的房子再搬过去。高青却是到了铺子里,因为在铁匠铺所订的特制烤箱到了。她也终于可以开始教重二、重七制作饼干了!

正文第一零七章:温馨

张小栓跟着高大山去看了地后,嘴巴咧到了耳后根。那地熟土层厚,水量充足,肥极了!可以想见,只要天公作美,今年定能获得大丰收!

高青在知道张小栓除了来指导种地,还有熟悉环境的“任务”后,偷偷建议高大山找关正帮忙,顺便解决种地的长工问题。同时还提议,育苗的时候,最好选那些颗粒形状、大小、饱满度一致的种子,这样做的话应该能提高水稻的出产量。高大山知道高青不会无的放矢,一边去请关正帮忙,一边将高青的提议告诉给张小栓。

张小栓听后,对高大山的话认真思索了一番,越想越觉得颇有道理,等到育苗的时候,他果然照办。恰好在此期间,通过关正的帮忙,张小栓不仅与羊角村的村民很快熟识起来,还住进了高大山以极低的价钱买到的一个有着三间大瓦房的屋子。张小栓也不是矫情之人,收拾一番后,爽快搬进了新家。不过他与高大山约定好,两年后,等自己手里有了存银,他就将房子买过来。

高大山边乐呵呵地答应边打趣他:“到时候你手里有了钱,不寻思着修新房,还要买我这旧房吗?”

高小栓“嘿嘿”一笑:“那敢情好,我先在此承大山哥吉言了!”

吴四虎、宋石头到了上延镇后,罗颂贤就领着他们逐一去拜访左邻右舍的掌柜、老板,顺便还和“豹爷”手下的管事以及仇家的管事一起吃了饭、喝了酒,并分别送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