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幸会~幸会~”徐天宝向王庆丰和刘树屏行礼

王庆丰和刘树屏都是一怔,随即王庆丰笑道:“没想到徐老板这么年轻~”

刘树屏也苦笑道:“这些天来你可把我们挤兑得好苦~!”

徐天宝诧异道:“我的目标是对准了英美烟草公司,可没有想过同室操戈啊。”

王庆丰也苦笑道:“是,你是没这么想,可你的中华烟卖这么便宜,在挤兑洋烟的同时也把我们给挤兑了呀。”

刘树屏也说道:“可不是?你的中华烟卖的最便宜,原来买我们烟的人也改买中华烟了。虽然洋鬼子的烟受了不小的冲击,可人家有洋朝廷帮扶!我们可是爹不亲娘不爱啊~”

“嗯~咳~”虞洽卿痰嗖一声,微微皱眉

王庆丰和刘树屏都是一凛,心想阿德哥叫自己来,肯定不是来让他们诉苦的,于是赶紧闭了嘴,乖乖地站在一边

虞洽卿指了指一边的座椅,说道:“坐。”

“多谢~多谢!”王庆丰和刘树屏赶紧坐下

虞洽卿把手里的中华烟往前推了推,说道:“来一支~”

王庆丰和刘树屏赶紧把烟点烟,又规规矩矩地回到座位上

“这烟怎么样?”虞洽卿问

“好烟~”王庆丰抢先答道

“嗯~真是好烟!”刘树屏也答道

“那比你们产的烟如何?”虞洽卿又问

“好~自然是好~!”王庆丰勉强地笑了笑,刘树屏只是点了点头,没说话

虞洽卿说道:“虽然叫你们来不是让你们诉苦的,但是你们刚才说的难处我也不是不知道。今天乘着天宝也在,咱们就把话摊开来说~~”

王庆丰和刘树屏看了一眼徐天宝,心想虞洽卿喊他“天宝”这么亲热,难道~~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虞洽卿说道:“我打算和天宝一起做烟草生意,也算你们一份,如何?”

王庆丰定了定神,问道:“怎么个算法?”

虞洽卿看了一眼徐天宝,徐天宝立刻会意,说道:“阿德哥和我打算联合上海所有的华商烟厂,组成一个烟草联合公司。统一购销,抱团打洋鬼子,资金方面有大盛魁的帮衬,技术方面由我提供机器。”

王庆丰有些顾虑,说道:“洋人的卷烟机最多的每分钟产烟800支,徐老板你的机器~”

徐天宝伸出一根手指,“每分钟10000支~”

“什么?”刘树屏张大了嘴巴,“每分钟10000支?难怪你的烟卖那么便宜~”

“真的?”王庆丰直摇头

徐天宝笑道:“我有天大的胆子,敢骗阿德哥?如果二位不信,可以去我在热河的厂子里参观一下~”

王庆丰想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于是又问道:“那我们以后都卖中华烟?”

“那倒不必,只是我们对外都是联合烟草公司的大招牌,至于具体到卷烟的牌子,还是可以继续用自己的。”徐天宝说道

刘树屏说道:“如果真是这样到也好,只是我们制烟用的烟叶,大部分是美国烟叶。英美烟草公司里,美国人也有股份,万一我们要和他们明刀明枪的干仗,如果美国人把烟叶的渠道一掐~~”

“我用的烟草全是中国产烟叶,各位抽过之后,觉得比洋烟差么?”徐天宝问

“那到没觉得~!”王庆丰摇了摇头

“那不就成了~~”虞洽卿说道:“我知道洋鬼子制烟除了用美国烟草之外,还用土耳其烟草,之前有个泰培烟厂,这个土耳其人的烟厂被英美烟草公司挤兑得够呛,要是我们拉上那个土耳其人,就算美国佬不卖我们烟叶,我们也不怕!”

泰培烟厂是土耳其商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上海开的,厂址在闸北七浦路,后迁至塘山路。该厂除生产卷烟外,还自行制造卷烟机等设备。开厂之初有卷烟机6台,以后又自制4台,共为10台。该厂自制卷烟机具有体积小、占地省等优点,每分钟可卷烟300~400支。光绪二十六年,该厂有男女工人400人左右。产品有兰花、鬼头、老鹰等牌号卷烟,月产量400箱左右,产品大部分销于上海、烟台等地,少量远销印度,开上海产卷烟出口之先河。原材料主要是以土耳其烟叶、美国烟叶和中国土烟混合搭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英美烟公司在沪设厂后,该厂产品销路受到严重影响,营业额逐年下降。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阿德哥这招远交近攻,以夷制夷的办法真是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