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孙煃赶紧求饶,“小的不敢~~小的听说奉天新民府统带张作霖让杜立三给干掉了~!”

“张作霖让杜立三给杀了?”徐天宝吃惊不小,嘴巴长得老大,按照历史,1907年时,是张作霖设计诱杀了辽西巨匪杜立三。为此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喜出望外,上报清廷,为张作霖请奖。清廷除赏银五千两外,将张作霖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管辖马步5营。其他还有中路、左路、右路、后路等4路统领。张作霖成为东北旧军5个举足轻重的武装力量之一

自己没有插手这段历史啊?怎么这段历史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徐天宝忙问孙煃细节

当年在招抚之前,张作霖和杜立三是当时辽宁的两大股土匪,势力差不多。两人虽然都有自己的地盘,但两人都不安分守己,都常到区域外勒捐绑票,特别是杜立三,更是恣意抢劫。两股土匪时常发生冲突。有一次,张作霖的人缴了杜立三越界勒捐的小股土匪的枪,杜立三大怒,他明知彼众己寡,但他自恃强悍,倾巢出动,在辽阳,双方打了遭遇战。结果,张作霖抵敌不住。向镇安县方向逃窜,杜立三穷追不舍,就此二人结下了梁子

张作霖接到命令后,欣喜若狂,因为即可名正言顺地除掉这个死对头,又可向徐世昌邀功请赏。这时,他把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找来,一起谋划,他们都认为杜立三枪法好,匪众又多,如带队直接前往,恐怕有失,最后决定将他引出来杀之。

张作霖先以结义兄弟关系,派人到青麻坎向杜立三贺喜,说奉天总督府派员来向他招抚,给他的名义比自己还高,请他速来新民拜见委员,筹备晋升事宜。杜立三同他母亲和弟弟商量,都认为到新民风险太大,凶多吉少,很可能是张作霖设的圈套。因而他没有答应张作霖的邀请。

张作霖见杜立三不来,又请杜泮林出来说劝。杜泮林,黑山县人,是杜立三拜认的同宗叔父,是个有文化的读书人,深得杜立三信任。张作霖和他是义父子关系,对他特别尊重。张作霖用甜言厚币将杜泮林接到新民府,重情相托,并引见徐世昌派来的委员,证明确是上峰招安。张作霖一番花言巧语,杜泮林信以为真,就挥笔写了一封信,让杜立三速来招安。杜立三见到叔叔亲笔信,感到讲得有道理,替他想的也周到,不得不信。但为稳妥起见,杜立三临行时做了周密布置:第一是通知附近匪帮和留守的亲近匪众200多人,准备发生意外时,让他们驰援;第二是由青麻坎到新民200里途中,安置4个哨所,每所有10名骑匪,如有风吹草动,立即快马传报,由杜老疙瘩率队接应。他自己精选13名崽子,作为随身护卫,一同赴新民府来会张作霖。

张作霖的布置更加周密,在杜立三动身之前,密令张景惠带骑兵500人绕道八角台暂待,等杜立三动身后,又进驻新开河镇(距青麻坎15里),一面准备进剿杜立三的老巢,一面防止外匪增援。另遣一部分骑兵准备消灭路上的哨所,并防备杜立三回窜。在新民府街上兴和店为杜立三设招待处,店内伏下便衣队伍。新民府后大院做为会谈场所,已布好伏兵,单等杜立三入网。

杜立三一行人走到新民府城郊外,张作霖派人前去迎接,安置在招待处。不多时,张作霖来招待所拜会,便衣简从,只带两名护卫,杜立三感到惊讶。张作霖同杜寒暄几句,便招呼上酒席,与杜共进午餐。他频频举杯,庆贺杜立三这次进省一帆风顺,升官耀祖。随同杜立三来的13名警卫人员,经招待处大酒大肉尽情招待,皆大欢喜。饭后,张作霖同杜立三到新民府大院共商招安事宜,杜立三见张作霖只带两名警卫,也只好带两名警卫,其余的都留在了招待处。

杜立三依旧十分警惕,他在晋见委员殷鸿寿时,他坐在背靠墙壁面对诸人的位置,同时两手插入兜内,握住枪柄,观察动静,以应突变。谈话完毕,殷高声喊道:“送客!”杜起身告辞,殷送至里屋门口,杜转身请殷“留步”时,刹那间,突被汤玉麟等几个壮汉按倒,下了双枪,死死捆住。

哪知杜立三居然引爆了随身携带的炸药,轰隆一声,离得最近的张作霖、汤玉麟、赵五等人都一起归了西,爆炸还连累殷鸿寿也受了重伤。

张作霖和杜立三一死,双方各路人马都喊着报仇,一些小股的土匪马贼也趁机浑水摸鱼,一时间各路人马在辽西打得天翻地覆三生劫,辽西百姓叫苦不迭。

北京方面来人严厉斥责徐世昌无能,徐世昌则大骂张作霖办事不力,但是张作霖人都死了,也只能作罢。徐世昌起初还把希望寄托在冯德麟身上,但是这个同样是马贼出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