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袁世凯也是无奈,说道:“我也知道这是扬汤止沸,可总比放任自流的好吧?”

徐世昌苦笑道:“只希望那些将军们能大胜仗了。”

东北的举动等于是向袁世凯下了战书,袁世凯也没什么好客气的,也下令北洋军各部向东北军全面进攻。只不过,徐天宝要对付袁世凯是预谋已久的,而袁世凯的北洋军却是仓促行动,仗还没开打,北洋军就已经慢了半拍。

比如上海之战,开打之前,袁世凯以为徐天宝在上海只有一个师的兵力,就算他徐天宝故意藏着掖着,撑死了再多一个旅,顶天了。东北军从组建开始就是官多兵少,徐天宝早在热河时,就以武装警察、护矿队、护厂队、城市治安管理队等各种名义组建了许多准军事组织。同时,还在工人、学生和农民之中组建民兵组织和定期军训,在东北,从中学生开始,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随着东北总参谋部发布总动员令之后,徐天宝的军队想变戏法一样翻着倍的往上长。只一眨眼的功夫,南京、常州、苏州、上海的一个东北军整编师,就变成了两个师外加两个独立旅。

最要命的到不是军事上的准备不足,而是北洋内部人心开始散了,队伍变得不好带了。袁世凯组建模范团训练袁家军在先,又搞出削藩的废省改道在后,弄得北洋宿将们各个心怀不满。自己手里有兵,袁世凯还不敢卸磨杀驴,这要是把自己的家底都拼光了,那不等着被扫地出门?于是,陆军部和袁世凯同时下令各路北洋军进攻东北军,但是,各个掌握兵权的将军们,都是磨磨蹭蹭,出工不出力。

甚至有人公开宣称“咱们老北洋暮气太重,让老头子派模范团去打,他们朝气蓬勃。”这话气得袁世凯摔了杯子。

288空军助阵

东北军方面,从热河、山海关和蒙古三路齐发,一起进攻河北。同时,天津的大沽船厂也派出一部武装工人,与驻扎在马厂一带的北洋陆军第八师李长泰部对峙。在讨袁的同时,徐天宝又派出蓝天蔚、张榕等老同盟会会员南下,目的是收编孙文和黄兴出逃后,还留在国内的群龙无首的国民党人员。

蓝天蔚不管是在老同盟会还是国民党内,都有很高的人望。当年武昌起义的时候,起义军就打算推举他当都督。奈何蓝天蔚那时候正在东北,无奈之下才推举了黎元洪。二次革命失败之后,不少国民党成员都躲进了各地的租借,又以上海租借为最,于是,蓝天蔚便秘密来到上海,在虞洽卿和黄金荣的掩护下在租借内秘密召集国民党残部开会。国民党虽然松散但是却有着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这也是徐天宝队他念念不忘的真正原因。徐天宝统治的区域日渐增多,政治经济人才匮乏的问题日趋彰显。

二次革命失败之后,孙文、黄兴、陈英士等人纷纷流亡日本,这些大佬们拍拍屁股走人了,可苦了那些下层国民党党员,他们或者变节投降袁世凯,或者整日东躲西藏,好似过街老鼠。因此蓝天蔚的到来,无疑好比黑暗中的曙光。

蓝天蔚开宗明义地说道:“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自辛亥以来,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得了共和?反观孙黄二公,北洋大军未到,就先行逃遁到了日本,把无数党员弃如敝履,如此行为实在叫人汗颜。此等做派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振兴中华这副沉甸甸的担子,他们挑不起来。反观中华民族复兴党,团结一心,戮力同心,战事一起,人人向前。振兴中华之希望,不在孙黄,而在东北,而在徐振华!”

国民党的几大理事,其中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已死,孙文、黄兴东渡日本,如今在国内的只有王宠惠、王人文、王芝详、张人杰、吴稚晖、李石曾等人,这些人都是文人,如今也都只能躲到租借里避风。

张人杰说道:“季豪兄,你是老同盟会会员了,虽然后来加入了中华民族复兴党,这是人各有志,可你现在这样诋毁孙文先生,又明目张胆的挖墙脚,恐怕不妥吧?”

吴稚晖说道:“大军未到,先行逃遁,这是大家都看见的事情,何来诋毁?”

张人杰瞪了一眼吴稚晖

蓝天蔚说道:“大家都是干革命,都是为了振兴中华,富国强兵。我们徐主席只是想建立抗袁统一革命阵线,集合天下所有拥护共和,反对封建帝制的革命志士一起推翻袁世凯罢了。并无吞并国民党的意思,静江先生不要误会~!”

国民党有数十万党员,几乎囊括了国内大部分受过新式教育的年轻人。而且国民党有同盟会、共进会、光复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社会党、工人党等大大小小数十个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