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直隶督军就可以了!”

其余诸将也纷纷表示,自己只要当一省督军即可,绝不觊觎大总统的宝座,这个宝座还是大公子袁克定来坐。

袁克定大喜,心里却暗骂这些白眼狼,他对诸将拱手抱拳,说道:“各位,那么家仇能否得报,全赖诸公之力。”

王占元又说道:“现在有了首领还不算完,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公子也得有个名号,否则如何统领大军?”

李纯说道:“既然说定了大公子当总统,何必再想别的名号?咱们直接在洛阳搞个登基大典,共推大公子为总统,然后会军北上,讨伐徐天宝便是。”

众人都称好,于是,1914年元旦,一场滑稽的大总统登基大典在洛阳开演了。这场荒唐的闹剧一开始就被全国各地报纸猛烈抨击,老袁逼选当了总统,死了之后儿子自封当了总统,这不是搞封建帝制那一套吗?还搞登基大典,这中不中洋不洋的怪胎算什么?

袁克定可不在乎这些,他自恃巩县兵工厂生产的军火和北洋旧将的拥戴,自封为民国第二任大总统,并以国家元首的名义照会各国,要求他们承认洛阳政权的合法性。同时,又以北洋继承人自居,向还在观望中的冯国璋、雷震春、卢永祥等人下令,要求他们立刻就近进攻东北军。

在江宁的冯国璋接到袁克定的电报之后大怒,当初就拍了桌子,“这个眼高手低的纨绔子弟,乳臭味干就敢命令老子?去他娘的。老头子在的时候还得恩威并施呐,你算个什么东西!”

与他合兵一处的雷震春也接到了电报,他到没发火,只是直接扯碎了扔进了茅坑。雷震春对冯国璋说道:“华甫,为这种毛孩子生气,犯得着吗?不过我们确实该为自己打算打算啦!”

冯国璋一挑眉毛,问道:“陶成章那里又来人拉?”

雷震春点了点头,“这次来的是王芝祥!”

“王芝祥?”冯国璋一怔

雷震春说道:“如今国民党和徐天宝联手了,王芝祥说只要我们愿意弃暗投明,江苏咨议局和浙江咨议局就愿意推举你为江苏督军,我为浙江督军。”

冯国璋说道:“我不是已经是江苏督军了吗?”

雷震春笑道:“华甫糊涂了吧?老头子都死了,他的任命自然就不作数了。”

话说民初第一届国会参、众两院共有议员841人,史称“八百罗汉”。看这个称谓就知道,那些议员个个都不是善类。按当时规定,在议会内打伤人不违法,所以每逢说不到一块,就动手好了。经常是会开着开着,就有人私自把会场当成擂台,直接开打了。当时仿照欧美确立的议会政治,放在中国面临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有议员而无选民”。当时的议员,大多是旧官僚,抱着入朝做官的想法参加议会。年轻的读书人,没了科举,想要入朝也只能竞相加入各政党,期望有一天能成为议员。民初毕竟去古未远,想让那些老官僚搞清楚“民主”“共和”这些概念,实在太难为他们了。

京城里政客们抡胳膊打来打去,地方上军阀们操枪杆打来打去,搞得中华大地乌烟瘴气民不聊生。一时间民怨四起,莫要说那些前清遗老,就是普通国民也有“民国不如大清”的感慨。至“二次革命”后,孙中山也好,袁世凯也好,都很有默契的达成了一个共识:中国不适合民主,唯有继续走专制一条路。袁世凯在国内忙着抓权当正式大总统,孙中山则跑到海外建了一个“中华革命党”。

袁世凯用各种手段逼迫议员们把自己选为正式大总统之后,这些议员们就成了摆设。现在徐天宝进了北京城,这些八百罗汉又被请回了参众两院。

1913年4月国会开幕,“八百罗汉”开宗明义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定薪酬。还别说,真有人提议要少点,说是国家财政困难,议员要以身作则。当然,少也不会少到哪里去,每年二三千元,每月200元左右,已经相当于政府荐任级官员或者大学教授的工资了。但是,有人不同意,主张“高薪养廉”,岁费5000块大洋。结果一投票,5000元的方案被通过——即使是议员,谁会嫌钱少呢?这么一来,议员的薪水,都相当于中央政府各部的次长了。那年月,中央政府仅仅九个部,每个部只有一个次长。彼时物价低,每月8元,可以养五六口之家,1000元可以买套四合院。议员每年5000元的薪水,成了京城顶尖的高薪阶层。加上刚进京时,议员多半未带家眷,于是,两院议员成了八大胡同的常客。

这次的国会开幕的第一个议案也是确定这些国会议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