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 (第1/4页)

朱尔典的鬓角开始冒汗了,这些是高度的军事机密,自己都没听说,但是对方说的有鼻子有眼,不像是信口胡编的,难道说中国的情报工作这么高效率?

徐天宝拿起一根长棒,敲打着地图上沙俄的部分,说道:“俄国巨人象具有魔力似的迷惑着欧洲。在军事计划的棋盘上面,俄国以其地大人多而被视为庞然大物。尽管它在对日一战中丢脸出丑,但是只要一想起俄国熊和自己站在一边,法国和英国就感到心宽胆壮;而德国人因害怕在他们背后的斯拉夫人而提心吊胆,寝食难安。我说的不错吧?公使先生?”

朱尔典很尴尬地笑了笑

徐天宝继续滔滔不绝道:“虽然俄国陆军积弊甚多,声名狼藉;虽然把拿破仑赶出莫斯科的是俄国的严冬而不是俄国的陆军;虽然在克里米亚之战中,俄国陆军曾在自家土地上吃了法、英两国的败仗;虽然土耳其在1877年的普列文防御战中已经挫败俄军,只是后来因为众寡悬殊而告失利;虽然日本已在满洲打败了俄军;但是俄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仍然流传一时。哥萨克骑兵冲锋,杀声震天,凶悍残忍,在欧洲已深入人心,即便置身千里之外,杀过的军事力量依旧足以令人毛骨悚然。彪悍的哥萨克加上不虞耗尽的数以百万计的身强力壮、驯服听命、视死如归的庄稼汉。俄国陆军为数之大,令人咋舌:平时兵力为一百四十二万三千人;一经动员征召,便可增加三百十一万五千人;此外还有一支二百万人的地方军和可以征召入伍的后备力量;因此可供使用的兵员总额达六百五十万人。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就算德国人有能力把他揍趴下,他也会迅速站起来,继续发动无穷无尽的人海战。但是他用什么来支撑他那庞大的军队呢?一旦战争开始,俄国人那糟糕的后勤和低下的军工能力甚至不能保证他的士兵每个人都有一支步枪。”

朱尔典露出不耐烦的神情,“恕我愚钝,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这和大英帝国是否承认贵政府有什么关系吗?”

徐天宝笑道:“您是个中国通,用我们的俗话,您现在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旦战争开始,你们就必须拿着大把的英镑和法郎救济俄国人,以保证他们在东线牵制德国人。而俄国人会拿着这些钱去全世界采购军火和物资,而我会成为最大的供货商。有力的保证俄国人用血肉之躯狠狠地拖住德国人。”

朱尔典眼睛一亮,随即又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据我所知,新政府和德国人十分友善。”

“利益~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徐天宝十分严肃地说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德国和奥匈在军事、经济和资源上,根本不可能是英法的对手。战争还没开始,我就可以预见结果了,所以,如果是你,你会做出什么选择?”

朱尔典把文明棍夹在腋下,鼓掌道:“不得不承认你方才的一番分析十分精彩,但是,我只是一个公使,很多事情需要议会做绝对。”

“好吧,我们还有连个月的时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我可不会在意你们是不是承认新政权。”徐天宝笑道:“同样,我想两个月之后,日本人也不会等你们的谈判结果出来才采取行动。”

朱尔典眉头一挑,说道:“这话什么意思?”

徐天宝答道:“日本人对山东觊觎已久,一旦欧洲爆发大战,青岛的德国人就是日本人眼皮子底下的肉。”

朱尔典笑道:“我们根本不需要日本人,就能打败德国人。”

“如果日本人根据《英日同盟》出兵呢?”徐天宝富有深意地笑了笑

“恩~~~”朱尔典留下一个长长的鼻音

英国人果然没有让徐天宝等得太久,在英国人的安排下,中国加入了万国邮联,徐天宝也以中国大总统的身份签署了这份文件。世界各国明白了,英国人点头了。于是,期待已久的国际承认终于到了。

虽然说徐天宝并不是象袁世凯那样唯恐列强不承认自己的新政权,但是也不想让自己成为国际孤儿,所以这些必要的外交程序是还是要走一走的。随后,徐天宝立刻把精力投入到下一个战场——货币体系整顿。

本国各种金属货币的整顿相对容易,而各种纸币却是一个令人棘手的事物。甲午后,随着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地不断加深,它们所开设的银行都非法发行了大量纸币,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中国货币为单位,其中又分为银两票和银元票两种。如汇丰银行发行地1元、5元、10元、5元、100元的银元票,及5两、1两、50两、100两的银两票;德华银行和麦加利银行也发行有银元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