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2/4页)

连摇头:“不是严大人,那个人奴才瞅着面生。”

苏青歪头,倒有些好奇了,这仆从是巫晋派给他的,对巫晋身边的人自然了若指掌,他竟说面生,那必然是生面孔,这军中何时又来了生面孔?他怎么不知?

雨势稍小些时,苏青也出去巡查了他带来那一万人的状况后,便沿途返回。途径一处石亭,他犹豫了一会走了进去。

这石亭说起来他并不陌生,苏青望着不远处护城杨林,思绪飘回两年以前,他与巫晋初识的日子,那次巫晋也不知抱着什么想法将他带出来,就来到这处石亭之中,对他说奉巫王的命向寰帝称‘苏青已死’。他原本恢复的大好,又被这句话给活活气了个半死。

后来有一次他与巫晋闲聊到此事才知道,巫晋直言不讳的告诉他只是认为坦诚些可以消除二人芥蒂,结果却弄巧成拙害他伤上加伤,那之后巫晋在他的事情上更是小心翼翼丝毫不肯马虎了。

他正兀自出神,便见雨幕中缓缓走来二人,他侧头望过去,便见巫晋正与一书生模样的青年说着话,两人同抵一伞,说笑着从他面前经过,脚步未有停留,似乎没人看见在不远处石亭里还坐了一人。

苏青身体微倾,本想起身招呼,可又不知为何压住了接下来的动作。

看着二人背影渐行渐远,苏青想起那仆从口中的陌生人,想必就是此人。此人书卷气味甚浓,怕是刚刚出世的才子。

巫晋何时开始拉拢人了?怎么从未与他提起过

回过头,他想既然所等之人已经走远,他也没必要再留在此处,撑起倒放在石凳旁的伞便走了出去。

心情有些烦躁,他猜是这雨缠缠绵绵下的太不痛快所致,预计天黑还有个把个时辰,便反向而走,漫无目的的散起步来。

这些日子,他与巫晋均默契的保持些距离授人以柄,如今已有多方传言二人貌合神离,倒是正中下怀。

他也猜到他命人送去的伞,巫晋是不会收的,可对方明确拒绝之后,他又有些不是心思,又加上巫晋有事隐瞒他,他发觉二人之间距离竟真有疏远。也不知寰帝还要看戏多久才会再进行下步计划。

走着走着,他发现眼前景色有些陌生,排开树林,眼前是一汪清泉,两丈见方,水是从前方断崖错层间流泻下来的。水面微微散发着雾气,将此处缭绕成仙境一般的景象。

竟发现了如此美景,苏青将烦躁抛在脑后,蹲在水边,拨了拨水,发现有些热度。

苏青将自己沉入泉底放松身体时,大营中已经找他找的人仰马翻了。

巫晋更是连摔数个杯子,门也砸出一个拳印,却仍找不到苏青踪影,他真急了。

他礼贤下士,从民间广选良材并亲自试探能否为他所用,若真有璞玉,便引给苏青,若苏青不觉不妥就留下。而今日那个与他年龄相仿的青年倒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虽见识不如严思成,可却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治国之道。

他正与青年探讨到兴头上,经过那处石亭时犹豫一瞬,却也没有停顿。他自然能感受到苏青就在不远处,但其一是测试这青年心计,若此人受巫王或寰帝所托而来,必然会发现近处的苏青,并要求与苏青见面,借以观察他与苏青之间关系是否真如传言所说有隔膜,结果此人毫无所觉的走过去,依旧侃侃而谈不曾歇口;至于其二,他是想看看苏青见他与别人在一起会不会表现的与平日淡然有所不同。

他还指望着苏青能拈酸吃醋,结果令他失望,直到走出很远,也不见那人跟过来。

他一回到营中与青年分开便立刻着人将苏青请来,想要将又收纳来一位人才的好消息分享给苏青,结果却听人来报找不到苏青。

他以为苏青还在石亭内,便让人去那附近找找,结果依旧没有影子。

巫晋顿时有些慌了,苏青再次离开的想法跃入脑海,如何也挥不出去,也顾不上披衣取伞,便亲自冲出去找起人来。

他一路喊着苏青的名字却听无人回应,假作疏远做戏给人看的事也早就抛诸脑外,焦急的寻找苏青的踪迹。

他记得上次苏青从他身边消失就是这样一个雨天,被他特意忽视后便被掳走。他竟蠢得让此事再次发生,此时连自戕的心都有了!

直到被雨浇了透彻,身体感到些凉意,才渐渐冷静下来,又回到石亭处,仔细摸索着尚未被雨水冲刷的痕迹,走入一片密林深处。

不远处传来一首前朝战场上为人传诵的战歌,铿锵有力,语调激昂。巫晋却因这澎湃的声音安定下来,嘲笑自己太过紧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