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 (第1/4页)

“既得丞相吩咐,自然要去!”孙策答应的爽快,心里却多有阴影,他父亲当年也是走的这条路,当时还是作为袁术的从属,勉强以一路诸侯的身份参加讨董,抢先杀进洛阳之后却意外得到玉玺,一时起了心思拿着玉玺抢先一步离开,不曾想为人算计,在回去的路上为人埋伏,死在当涂,留下孤儿寡母几乎无处安身。

而如今他恐怕又得在这条路上走一遭,他父亲的威名虽然还在,可他自身却没有功名在身,也不得不接受张仲季的要挟,无论是统领江东还是发兵渡江为父报仇,都得要一个名正言顺,他差的就是这个名!

“你来这么一趟也不容易,来日统兵北上也得有个名号,这样吧,你们还在我彭城待上两日,我正要去和陛下商议,也好给你央一个官职在身。”张仲季见他答应要去,也就满足了他此来的愿望,至于什么商议之语多是这样说的,自然是由他这个丞相一言而定。

孙策却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改了口风,还以为至少要等到关中之战了结才会改口,不过这种事自然不会嫌早,连忙抱拳道:“多谢丞相!”

“只是我江东此去北地路途遥远,连番征战粮草也是吃紧,既然是为讨逆而去,丞相是否一路供给?”周瑜对于是否讨伐郭汜也是矛盾,那是一个为江东赚取名声的好机会,但危险太大,沿路要经过许多地方,一个不好就要重蹈覆辙了。

这一问却让张仲季稍有些迟疑,还是那句话,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虽然彭城的仓廪大都是满的,供给二十万大军都不是问题,但粮食这东西谁会嫌多?再说诸侯盟主可是邺城的袁本初,要粮食也得问他要去,本想直接把这事推给袁绍的,不过一想这般说法,明显是在打消这哥两的积极性,影响也不好,某人还是认了下来,道一声:“这是自然!”

正文 地0203章 朝臣会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6…4 8:09:20 本章字数:4113

见他答应下来,孙策与周瑜互视一眼,难免心中略有喜色,他们自然不差这么些粮食,北方混乱十年,富庶之家多往南地搬迁,因而如扬州、荆州等地开始繁华起来,待战乱祸及到徐州,甚至寿春与襄阳也起了纷争,这些家族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再次迁移,杰出者如张昭、鲁肃等都把家族迁到了江东,而孙策下半年横扫江东之时,顺势夷灭大小世家无数,所得钱粮也是堆积如山,这一处置却正是在彭城偷师而成,抢可比养实用多了。

“此外行军往北也须借道宝地,还望丞相早些安排,以免耽误了时候。”周瑜说这话的时候,心里竟然在计较着假途灭虢的事情!所谓假途灭虢却是发生在春秋时候的时候,当时强大的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在灭虢后的回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他周公瑾现在想的不是长安的郭汜而是彭城的张仲季,这般想法一起却是一发不可收拾,他那七窍玲珑的心肝不由自主的跳动起来,暗自低头计较着可行之处。

“此事我自会先行告知,到时候你们直接过去就是。”张仲季略显殷切的答应下来,他此时想的却与周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在计较着来日击杀了郭汜,众诸侯各自归途的时候,是不是要把江东子弟给堵在北地!这般行事虽然有些龌蹉,不过便宜却是很足,只要孙策不在,那孙权还是个小不点,由淮南直接杀入吴郡,夺得江东自然是手到擒来。

一想到这个,他的心思也活络起来,不过有些尴尬的是,为什么不趁二人落单的现在寻个由头把人留下,却反而要等到后来?要是这时候就这么做了,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张仲季眯着眼睛想着可能性,他以前是没有这种心思的,孙策也属于他比较崇拜的一类人,不过自见孙策遇到了周瑜,他的心不由自主的阴暗起来,大致可以归为最见不得长得比女人还漂亮的男人,不如直接以天子的名义征召这二人,将他们兄弟生生留在彭城得了!

不过孙策勇力太盛,而周瑜腰上一直别着长剑想来也不是吃素的,腿脚长在他们自己身上,真不是说留下就能留下的,那就只剩围杀或者囚禁两条路了。

为什么不这样做?

张仲季也在问着自己,他不由自主的想起北海的刘皇叔,以及沛国的吕温侯,这两处都是他触手可及的地方,可一直都寻着借口保留下来,围杀或者囚禁,这是一个对他来说十分挠头的话题,而这样的事他或许永远都做不来。

周瑜敏感的觉察到他有些心思异样,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却下意识的觉得此地不宜久留,连忙给了孙策一个眼色,二人暂且告罪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